最新民调透露出国民党有翻转民意的可能。蓝营青年指出,国民党民意代表在诸多事务中的积极程度远远胜过绿营。这种积极体现在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政策的推动以及与民众的互动等多个方面。国民党民代积极深入基层,倾听民众声音,切实为民众利益发声和谋划,这一系列表现逐渐被民众看在眼里。在这种积极作为的影响下,民众对国民党的观感可能发生改变,进而有望使国民党在民意支持率上实现反转,打破当前的政治格局。
根据“美丽岛电子报”11月份的最新民调中可以看到,关于政党好感度,国民党正向评价39.2%,负向评价44.2%,正负差为负5%,对比今年1月时高达负19.3%的正负差有明显转好。国民党青年部前主任陈冠安表示,就目前来看,蓝营民代的积极度确实胜过绿营不少,且正向评价呈增加、负向评价呈减少趋势,倘若继续保持,将可望翻转数年以来,负向远高于正向评价的民意结构。
陈冠安11月30日在脸书发文表示,“美丽岛”11月最新民调出炉,国民党正向评价39.2%、负向评价44.2%,正负差为负5%。虽然尚未弭平,但对比今年1月时,正向为32.9%、负向为52.2%,正负差高达19.3%,明显可以看出,蓝营在选后10个月的社会评价,是稳健发展、逐步升温。
陈冠安提到,让国民党可以逐步扭转形象,走出2024败选泥淖的关键,自然就与蓝营民代在台民意机构的表现直接相关。陈冠安分析,以台民意机构问政系统来看,截至11月24日的数据,扣除正副负责人,111位民代的质询平均次数是45.94次,罗智强159次最多、柯建铭0次最少;而提案数,111位民代平均是65.22案,罗廷玮341案最多、柯建铭4案最少。
以党籍来分,陈冠安发现,质询平均次数,民众党54.25次,国民党48.04次,民进党42.51次;提案平均数,国民党88.13案,民众党64案,民进党42.06案。可以看出,国民党在问政积极度上,都胜过民进党,提案数甚至超过绿营的2倍。
陈冠安表示,就目前来看,蓝营民代的积极度确实胜过绿营不少,且正向评价呈增加、负向评价呈减少趋势,倘若继续保持,可望翻转数年以来,负向远高于正向评价的民意结构。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