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止咳糖浆被曝出含有毒物质,这一消息引发全球关注,多国纷纷采取召回措施。这款止咳糖浆本应是缓解咳嗽症状的药品,却成为了潜在的健康杀手。含有毒物质意味着使用者在服用后可能面临极大的健康风险,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这一事件警示着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都不容许出现丝毫差错。同时,各国召回行动也在尽力减少该止咳糖浆可能带来的危害,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近期,一款在非洲销售的儿童止咳糖浆被发现含有有毒物质。截至17日,肯尼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多国都宣布召回这款药品。
据报道,涉事儿童止咳糖浆由科赴公司生产,该公司前身是强生旗下部门,去年被拆分为独立公司。尼日利亚监管部门上周首先报告在这款止咳糖浆中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二甘醇。二甘醇具有肝肾毒性,服用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头痛和急性肾损伤等症状,甚至死亡。
被曝出有毒物质的止咳糖浆于2021年在南非生产,有效期至2024年,该批次产品共约1.1万瓶,销往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卢旺达、尼日利亚等多个非洲国家,目前这几个国家都已宣布对有关产品进行召回。
科赴公司和南非监管部门都表示,暂时没有收到被召回的糖浆导致中毒的报告。肯尼亚监管部门称,他们正在评估另外三个批次的产品,并将审查涉事品牌的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