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身为谷歌CEO的人物改口称“美国落后了”,这一表述反映出中国在多方面的强劲发展态势。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如5G技术的领先布局、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航天工程的卓越成就等。在数字经济方面,移动支付、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并走向世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也孕育出无数创新模式,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国际上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美国在这些发展浪潮中已渐显落后。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地时间11月18日,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在哈佛政治研究所论坛上表示,在开发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竞赛中,美国落后于中国。施密特的言论与他去年10月发表的观点不同,当时他说美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领先于中国。
据哈佛校报《哈佛深红》(The Harvard Crimson)报道,施密特在演讲中表示,除了像美国一样拥有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强大的芯片和庞大的数据源之外,中国还受益于拥有更多的电力来推动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
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右)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前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左) 哈佛校报《哈佛深红》(The Harvard Crimson)
施密特将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新取得的领先地位,部分归因于中国对该行业的大量投资,特别是来自政府的投资刺激了行业发展。
他同时又称,“他们战略的一部分本质上是补贴——他们在关键领域过度投资。这是我们美国人不会做的事情。”
施姆特补充说,尽管他和其他专家此前承认美国将很难限制中国获得先进人工智能软件,但他们相信,美国可以通过切断先进芯片的供应来成功阻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我们知道我们无法限制软件,因为软件几乎不可能被装瓶——它会泄漏。”他说,“但我们认为你可以限制硬件和网络性能,并且这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了作用。”
施密特表示,但如今,中国企业通过打造自己的强大芯片,已经赶上了美国的硬件发展。
“他们似乎能够组装足够的芯片来实现这一目标。”他说。
施密特还讨论了通用人工智能,这是一种匹配甚至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的系统。他说,首先实现人工智能黄金标准的超级大国,可以塑造两国之间的力量平衡。
“谁是第一确实很重要,”施密特说,“即使是很小的差异,比如几个月,差距也可能会被放大。”
尽管对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人工智能竞赛感到担忧,但施密特表示,他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历来都是技术乐观主义者”。他说,各国可以达成协议,首先就是反对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军事进攻的系统中。
“最明显的限制是使用自动武器系统。因为在某种情况下,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自行决定发动战争,特别是如果它可以直接访问武器系统的话。”
施密特还指出了人工智能的潜在好处,包括更快地发现新药以及更容易获得个性化的教育。
“人类喜欢谈论缺点,因为恐惧是一个很大的动力。”他补充说,他对人工智能的潜在优势持乐观态度。“我认为技术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施密特去年10月曾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落后于美国。他认为,中国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时间不够早,导致中国落后的两个原因,一是缺乏足够的中文训练数据,二是对开源概念不熟悉。
施密特今年5月再度表示,美国和中国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同阶段,但美国更加先进,中国面临着芯片短缺、缺乏资金、没能专注于正确领域以及没有足够的中文训练材料四大方面的挑战。
但施密特警告说,美国只有避免自满并利用好目前的领先地位,才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取得胜利。因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