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遗之美:陈秀梅的贡献》
陈秀梅以非遗为重要纽带,积极投身于擦亮八闽文化交流的新名片。在她的努力下,非遗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老技艺,而是连接不同群体、地区的灵动桥梁。她深入挖掘八闽大地丰富的非遗资源,无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民俗文化,都精心地将其推向更广阔的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让八闽非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吸引更多目光聚焦于此。在这个过程中,八闽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充分彰显,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成为文化交流中耀眼而独特的存在。
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秀梅正在接受采访。
本期访谈邀请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秀梅,讲述福建以非遗为纽带,促进文化交流,擦亮八闽新名片的生动实践。
2024年5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千瓣的花朵——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林徽因”主题展在美国费城开幕。陈秀梅介绍,2024年,是福建省与宾州正式缔结友好省州关系15周年;5月18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林徽因入学100周年之际追授其建筑学学位。“我们不远万里来举办主题展览,就是为了提升社会各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共同守护人类精神家园。”
在关注非遗国际传播的同时,福建还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创新。“福建福州被誉为‘中国漆都’,我们通过开展‘福建漆艺+非遗’创新融合项目,邀请全国26个农民画乡作者来闽培训,将福建漆艺与农民画融合,创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态——农民漆画。在日本、澳大利亚巡展时,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喜爱。”陈秀梅表示,期待“福建漆艺+非遗”融合项目继续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作用。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事迹简介: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依托下设的福建省非遗博览苑开展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打造“老宅子晒老手艺”非遗活态展示模式,举办展览90余期,接待游客1455多万人次,年均接待量100万人次。推动“非遗+”,创新农民漆画、唐卡漆画、“漆艺+古琴”等新形式。其中,“唐卡漆画”获国家发明专利,部分精品曾亮相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多个重要外事场合和大型艺术展。打造“名人+非遗”IP“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
监制:赵刚 车静雯
策划:陶媛
记者:张诗奇
摄像:袁凡雅
制作:韩云龙 张宽
下一篇:“边检+”,让台胞往来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