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榕语丝|家政业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
家政业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日益凸显。传统观念里,家政工作往往被视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但如今,家政业正朝着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更多高层次人才的加入迫在眉睫。高层次人才能够为家政业带来科学的管理理念、创新的服务模式。他们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家政培训、服务标准化制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比如在营养搭配、幼儿早教等家政服务的细分领域,高层次人才能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家政服务的整体品质,还能推动家政业向更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今年7月启用的福州市海峡家政服务中心,吸引业内知名的女王智慧月嫂公司加入。该公司此前吸收了14名大专和本科学历年轻女性参与专业培训,几名本科毕业的月嫂还被“抢”到全国各地,月薪从1.68万元至1.98万元不等。但这一消息从侧面反映,高学历月嫂仍是市场上的稀罕物。
“好保姆难找”多年来一直是热议话题,“月嫂平均工资过万元”已成为大众认可的共识,更在网络在广泛传播。
伴随社会的发展,雇主对月嫂的要求也在提升——月嫂不仅要能“带孩子”,还要具备强大的综合素质。比如会英语或音乐以便对孩子进行早教启蒙,具有心理健康咨询师证书能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月嫂并非一个没有门槛的工作,不同的人在相同岗位上的职业呈现可谓千差万别。一些“80后”“90后”月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成长为宝妈们争抢的“香饽饽”,有些月嫂的订单常常排到10多个月后。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对家政等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长,包括月嫂在内的家政业逐步成为“朝阳产业”,市场巨大。不过,这个行业必须尽快改变弱、小、散和专业化程度低的现状。否则,不但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行业自身也很难健康成长。
在我国,传统家政服务业并非就业热门。“高薪月嫂”“金牌保姆”部分改变了社会对该行业的评价,扭转着人们的从业观念,但家政从业人员的标准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仍有待提升。这是个紧迫课题,既需政府的政策发力,也需在教育培训及公共服务等多方持续投入,如此才能为家政行业提供更多专业化人才。(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