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伪难民把小红书变成了山寨》
小红书本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社交平台,众多用户在此分享真实的生活经验、美好瞬间、时尚穿搭等。然而,如今有一些“伪难民”现象的出现令人担忧。这些人可能并非真正处于困境的难民,却在平台上打着难民旗号,发布不实内容。这不仅混淆了大众的认知,还可能使小红书的内容生态遭到破坏。真正的小红书应该是基于真实、积极、多元文化交流的空间,而不是被伪难民的虚假内容充斥,变成一个山寨般充斥虚假的地方。我们需要警惕这种现象,维护小红书的纯粹性。
特意在小红书看了两圈,发现不少外国人发着千篇一律的文案,随手配了个外国人的图,但随后的互动性却极差,很像个有暴露癖的二百五。这样的账号据说起号很快。
此时我就明白了,这一定又是动歪心思的同胞干的。你关心的是交流,人家关心的是起号。恍如一个外国人批发市场,降低了平台的格调。
果不其然,1月16日,就连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也在微博中回应:“有海外IP不代表是海外注册用户。另外抖音方面发现,这一波也有很多人浑水摸鱼,搬运视频仿冒外国用户,尤其是一些黑产团伙想借机涨粉养号。这些账号鉴别起来有一些难度,这几天抖音在积极治理,目前已经处置了1万多个仿冒外国用户的账号。”
这样假借外国人进入国内社交平台的浪潮,试图分一杯羹的人,只会让这样的交流质量变得极低。因为他们很懂得国人喜欢听什么,看什么,只需要投喂他们想要的信息即可,但是这样却驱逐了真正的良性交流,甚至助长了一部分心中的膨胀情绪。
对于“tictok难民”的表述,我也很难苟同。因为这是有倾向性的,以难民的姿态涌入国内,自然在交流的立场上,就显得很low,很不自信。让国内网民产生一种施舍他人之感。
假洋人的出现,让国人的膨胀情绪达到了新高度,因为那些用AI操纵的假洋人看上去很傻,连基本的对话都做不到。
这也就产生了一种交流上的内循环,它甚至在鼓励一种狂妄和自大。
小红书上也出现了“如何甄别真洋人和假洋人”的帖子,可见如何识别外国人的真实性,成为很多用户共同的难题。
但是行骗的(包括骗取他人注意力)的,竟然又是我们自己人。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欺骗自己的同胞,而平台审核员也将更多的精力去剔除假洋人,那么“tic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才会实现真正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