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于周日开启了一场探秘红庙岭之旅。学员们满怀着好奇与期待走进红庙岭。这里,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垃圾填埋场,而是充满着环保创新与科技力量的地方。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垃圾处理的现代化流程,从分类收集到高效转化利用。那一个个巨大的处理设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对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学员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仔细记录,此次探秘之行不仅为他们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素材,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环保就在身边,从垃圾处理可见一斑。
你家的垃圾去哪儿了?垃圾处置后端长啥样?
晚报写作训练营周日探秘红庙岭
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最后去了哪里,是如何处理的?5月26日(周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将走进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带你直观感受生活垃圾的绿色之旅,了解“红庙岭·跨世纪的造福工程”。
近年来,红庙岭陆续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协同处置、餐厨、厨余、危废、大件(园林)等14个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实现“华丽转身”,变成了环境优美的郊野公园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每天4000多吨分类垃圾运抵这里后被“吃干榨净”,变成电、绿化基肥、生物柴油、环保透水砖等资源。
本次晚报写作训练营活动主要内容有:参观红庙岭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展示馆,了解红庙岭的“前世今生”,传播生态文明思想、讲好福州垃圾分类故事;走进厨余垃圾处理厂,了解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处置厨余垃圾的全流程;走进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现场,了解“绿色循环”的高效运转,感受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神奇。
想让孩子了解生活垃圾如何变废为宝?想让孩子从小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快来报名参与活动吧!
活动中,我们还将邀请一位语文名师指导孩子们如何观察、思考、创作,针对孩子们现场完成的文章(片段)进行点评,并评选出“最佳写手”“写作小能手”“观察小能手”进行表彰。孩子们在活动现场创作的文章(片段),回家后可以再修改提升,我们将择优刊发在《福州晚报》融媒体平台。
本次活动仅限20组家庭(1大1小)参与,大家乘坐大巴统一出行,活动将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含车辆、保险、午餐等)。
感兴趣的家长可扫码关注“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微信公众号(如图)了解详情。(记者 赵铮艳 周桃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