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立停全面停售引发关注,药师解读腹泻用药》
“泻立停全面停售”登上热搜,引发大众广泛关注。腹泻是常见病症,那该如何正确用药呢?药师指出,首先要明确腹泻原因,如感染性腹泻或非感染性腹泻。对于感染性腹泻,像细菌感染,可能需要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避免滥用。而像受凉、饮食不当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往往是关键。蒙脱石散可在肠道形成保护膜,起到止泻作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等,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总之,腹泻用药需谨慎对待。
日前,“泻立停被全面停售”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这款早年凭借“泻立停泻立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广告语广为人知的药品,为何会被禁售?出现腹泻,市民应如何科学用药?为此,记者采访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管药师陈明。
泻立停缘何退市
上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注销颠茄磺苄啶片(即“泻立停”)的药品注册证书,停止其在我国的生产、销售与使用。
陈明指出,泻立停中的磺胺类和颠茄类成分存在安全隐患,不良反应较多。磺胺类成分可能导致过敏、消化系统不适、肝肾功能损伤及血液系统异常;颠茄类成分则可能引发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等问题。即便泻立停是处方药,这些不良反应仍对患者构成潜在健康威胁。此外,磺胺类药物作为抗菌药,长期不规范使用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目前,临床上已有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替代泻立停,如口服补液盐、肠道感染抗菌药、黄连素、益生菌、胃肠动力调节药、解痉药、蒙脱石散等,这些药物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腹泻治疗需辨证施治
陈明介绍,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居家一般选用抗生素或黄连素等药物,黄连素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且相对安全;症状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切勿自行服用抗菌药。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则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可服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缓解症状。
若是因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可使用益生菌类药物,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片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消化酶制剂,如复方胰酶片等,帮助消化食物。
若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腹泻,用药需更加谨慎。(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伍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