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158亿条追溯码信息如同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详尽记录着药品耗材的“前世今生”。这些追溯码信息是药品和耗材全生命周期的见证者。从生产源头开始,涵盖原料的选取、加工制造的流程,到运输环节中的每一个节点,再到最终进入医疗机构用于患者身上,每一个步骤、每一次流转都被精准地记录其中。这不仅有助于监管部门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保障药品和耗材的安全性、有效性,也让患者使用得更加放心。
记者昨天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自去年4月国家医保局启动药品耗材追溯码采集工作以来,全国已累计归集追溯码共158.06亿条,接入88.09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占比超过定点医药机构总数的94.7%。
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被称为药品耗材的“电子身份证”。一盒药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就有可能存在假药、回流药以及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 付超奇:追溯码能够实现我们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全流程的追溯,从而使得我们的药品能够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老百姓通过这个体系能够拿到的药品最终是放心药,安全药,通过追溯码的应用,能够很方便地就鉴别出虚假购药、串换药、回流药这些利用药品来骗保的行为。
今年,国家医保局将全方位开展面向药品耗材生产端和流通端的追溯信息采集,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进行精准打击。
上一篇:中美网友对了一夜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