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新跨越,成功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人造太阳”旨在通过核聚变反应获取清洁能源,这一成果意义非凡。在实验过程中,达到亿度高温并持续千秒的运行,展现了我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强大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这一突破不仅是对我国科研人员长期探索和钻研的肯定,更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希望,标志着人类在利用核聚变能源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有望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开辟新的道路。
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对人类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EAST形如“巨罐”,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体,近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拥有专利近2000项。十余年来,EAST历经15万多次实验,最终实现“亿度千秒”的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攀上新的科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