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快构建全国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具有深远意义。这一举措旨在对分散于各地、各部门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与整合。通过构建“一本账”,能清晰地掌握公共数据的总量、种类、分布等情况,如同绘制出一幅精准的数据地图。这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在不同部门、区域间高效流动共享。从而为政务服务的优化提供强大支撑,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公共数据资源也要像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一样进行登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近日印发《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形成全国一体化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为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底账、提高公共数据资源可用性奠定基础,加快构建全国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
管理办法确定了登记主体的范围,以及登记机构的基本条件。登记什么?管理办法要求对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鼓励对未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怎么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登记工作按照申请、受理、形式审核、公示、赋码等程序开展,明确首次登记、变更登记、更正登记、注销登记等登记申请类型,以及登记材料提交与审核要求。
如何加强登记管理?管理办法提出建设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实现与各省级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对接。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重点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中央企业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业务开展。省级平台重点支持本辖区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工作。同时制定全国统一的登记结果编码规则,统一赋码,实现登记信息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