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在助力特殊青年群体顺利就业方面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团市委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掌握特殊青年群体的就业需求与面临的困难。一方面,积极联系企业,为特殊青年争取更多适合他们能力和特点的岗位机会,开展就业推荐会、招聘会等活动,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另一方面,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的特殊情况定制培训课程,提升特殊青年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团市委还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帮助特殊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他们融入社会、胜任工作的信心,从而推动特殊青年群体在就业道路上稳步前行。
三个月前,鼓楼区海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接到一位老人的求助。原来,老人的孙子小希(化名)是智障青年,老人担心其难以找到工作,多方求助无果后,向社工机构寻求帮助。
接到老人求助后,青少年事务社工们积极与各级残联对接,为小希登记就业信息,并筛选适合的企业。社工还与福州义工俱乐部、爱心企业联盟合作,共同寻找合适的岗位。为帮助小希适应求职招聘的各个环节,社工贴心地为小希制作简历并进行模拟面试,最终帮助小希成功获得一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坊的工作岗位。
近年来,团市委针对特殊青少年群体,探索建立了“社工+专家志愿者”工作机制。通过“团市委牵头、社会组织承接、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模式,打造了“福州爱”服务项目,为特殊青少年自强成长提供支持。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171名特殊青少年建立了档案,并开展个性化帮扶。
案例点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对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和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以促进残疾人就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并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与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记者 赖志昌 通讯员 叶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