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与杭州,两座各有千秋的城市。南京,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古老的城墙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夫子庙的桨声灯影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它在科教文卫等多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高校云集,文化资源丰富。南京无需羡慕杭州的互联网经济光环或是那西湖的温婉秀丽。南京应专注于自身的发展道路,深入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大力推动制造业、科技研发等优势产业,发挥独特的区域影响力,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坚定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最近,听说南京在反思。南京一哥发问:同样是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为什么没有Deepseek?为什么没有产生人工智能“六小龙”?这两天《新华日报》等官媒也在接连发文探索答案。
里面说南京人很震撼,这个有点夸大其词,我就是标准南京大萝卜,我一点不震撼,多大事啊,有什么好烦的...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基因,就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
比如让我写历史讲哲学都没得问题,你叫我像吴彦祖一样帅?我特么再投一次胎都做不到。
南京,有南京的禀赋,杭州,有杭州的特点....
问的原因是,在基础科研和人才储备上,南京优于杭州,南京拥有292个博士点(包括专业学位博士点),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比上海还要多;南京所在的江苏省的在读研究生数量全国第二,也是仅次于北京,超过广东、浙江两大经济强省之和。
可是高校多就能创新吗?高校跟创新有半毛钱关系啊.....怎么才能进高校?当然是做题,越是做题家越能进,不是吗?如果做题家都能创新了,比尔盖茨和马斯克还退学干什么啊?他们应该在大学好好呆着等着教授教他们创新啊.....
高校多,跟创新不仅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可能越多越创新无能.....这可不是开玩笑,你看看高校多的地方哪里有啥创新了,高校最多的帝都魔都,中部武汉西部西安,创新什么了?
就冲下面这一条,南京有8所211学校,约21万在读研究生,至少110名全职院士,中科院南京分院等诸多中央直属研究机构分布。南京就创不了新....
但是,这不代表没有优势啊,南京研究机构多,从城市角度是很好的....铁饭碗多,不是吗?这些地方都不需要从南京本地挣钱,相反他们的经费会在南京花,人会在南京消费,房子会在南京买,这不是对南京的经济非常好的事吗?
收了全国那么多学生来,不都是年轻人,消费的主力么?以后留下来,还能成买房主力么?年轻人还能交社保医保,不也是极好的补充么?
第二,创新可能难,但应用研究成果可以多啊,别小看应用方面的成果,挺有用的.....对工农服务业不断提高内在素质是很有用的....
然后南京和杭州在历史和布局上的差别....
南京是从古到今的战略要地,龙蟠虎踞紧靠长江,是南北交汇的要道,也是大江上下的承接....所以南京一定会成国家大资金,大项目的重地....
钢铁、石化、能源.....这些大产业稳定,吸收的就业也不少....
不能说看到别人AI就眼热,人家也眼热南京的这些大项目啊....AI这东西迭代快,升级快,说不定明天就被什么取代一文不值了....创新的风险,是很高的。
钢铁、石化、能源、电子呢?谁离得开啊?杭州再能创新,加的不还是南京的油嘛,不行给他们涨点价,AI挣的那点不够涨价的....
再说了,现在AI有啥应用?没有,包括openAI,都是在玩资本游戏...做的最好的也就是出点图,写点报告和歪诗。到底什么上面能大规模应用了?哪天真的能大规模应用,咱们南京去应用就是了。那会高校们可就有用了,现在凑那个热闹没必要嘛。
南京大项目多,高校国企多,杭州当年啥也没,这就是两地的天然禀赋。杭州因为没有那么多大项目,所以必须走市场化路线,这种骨子里的禀赋,真不是说你一天两天能怎么样的。既然不能怎么样,还不如认清现实,做好自己。
而且,现在的这些高科技故事也好,互联网故事也罢,都有点像当年加州淘金热...淘金固然好,能发财,但实在没本事淘金,可以在淘金那块建个酒店旅馆卖卖铲子。
川普的爷爷老川普怎么发家的,就是当年从德国跑到加州参加淘金热,发现淘金这行当利润高风险大,索性在加州开了个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小旅店,楼下喝酒楼上保健....
川普家族自此发达。
南京没得必要看到别人搞啥就想搞啥,这本身就挺没创新精神的....南京可以加大自己的优势,比如把传统行业技术提高提高,空间也是很大的呀。
其实很简单,守好自己的优势的同时,搞好城市建设让大家生活的更愉快,然后在营商环境方面,尽量克制一下管理的冲动就行了...
我举个小例子,没得事可以想想怎么把夫子庙和老门东的人流,往小西湖那边导引一点过去。每次这些地方走都觉得这设计的真有问题,人多的地方挤死,人少的地方冷清死....明明这几个地方,连200米都不到...
这比搞什么新能源/AI,容易多了吧....把一件件小事做好,整个城市逼格自然上台阶。看到别人漂亮就想学,有成东施的危险。
看看这种美景,哪里有啊?
我爱南京,南京表烦,多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