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讲述,福州元宵习俗极具特色。元宵佳节,福州有送灯的传统习俗,从春节开始,娘家要送灯给新嫁女,寓意“添丁”。到了元宵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南后街的花灯会更是热闹非凡,花灯样式繁多,有传统的橘灯、莲花灯等,造型精美。同时,福州还有摆塔的习俗,以家中的果盒等层层堆叠,形似宝塔,这是对传统的敬重与传承。舞龙舞狮表演也穿梭于街头巷尾,锣鼓喧天,民众纷纷涌上街头观看,整个福州城沉浸在欢乐、祥和且富有浓郁民俗风情的节日氛围之中。
12日是元宵节。那么,福州人有哪些特色习俗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民俗专家。
据《二十四节气与福州习俗》记载,过去,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将自己做的灯点亮挂在门前,来展示自己的艺术技巧。这时候,街道上五光十色,形成了“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景观。
福州的元宵节不仅灯市辉煌,还会摆设鳌山——灯会广场,供人观赏。据记载,福州鳌山多采用工艺彩扎的人物,如“八仙过海”等,展示在花灯之中,吸引观众,民谚所谓“上元热闹看鳌山”。
福州方言以“灯”为“丁”,送花灯有着“多子多孙多福”的美好祝福。福州有句谚语“元宵但看初八灯”。据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介绍,初八是福州人买灯、送灯的高潮之日,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程度便取决于初八前后买灯和送灯的数量、品种、样式。(记者 郑瑞洋 林舒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