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拒接受网暴者道歉:她没诚意
创始人
2025-02-21 16:45:47
0

大衣哥朱之文,以其质朴的歌声和朴实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曾遭受网暴的他,面对网暴者的道歉,却毅然拒绝。他表示,对方的道歉缺乏诚意,只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敷衍之举。大衣哥深知网络暴力的伤害,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原谅那些恶意伤害他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真诚的道歉才值得被接受,而那些虚假的姿态无法弥补曾经的伤害。他的坚守,彰显了他的善良与坚强,也让人们对网络环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朱之文记得,那是位50多岁的女人,自称在电子厂工作。庭审时,女人一直在道歉:“对不起朱老师,给你添麻烦了,给我一次改正的机会。”

朱之文板起脸说:“别这样,你攻击人家几年了,一声对不起算完了,哪有这种事。”他不接受道歉。

女人讲,她陆续被拉进7个微信群,群主是谁她不知道,管理员是谁她忘了,只说群里全在攻击朱之文。听到这些,朱之文没有生气,事后他告诉九派新闻,生气没用,这么多年他也疲了。

2011年成名,2012年上春晚,农民歌手的身份是光环也是桎梏,他被批评“不专业”,也因偶然出丑被嘲笑。2016年,短视频兴起,他的家门逐渐被一群“手机”围住,人们拍摄朱之文的一举一动配上吸睛的标题收割流量。

直到2020年4月,大门被两个醉汉踹开,朱之文与这群“手机”努力维系的和谐也被踹垮了。后来,他选择闭门不出,与邻居共用的院墙两侧分别放了梯子,两家常翻墙串门。

成名14年,朱之文听到了太多谩骂,也原谅了一些声音。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有3则关于他的名誉权纠纷案的民事裁定书,朱之文均选择在调解后撤诉。

可这次,“她太恶劣了”。女人的账号上发布了999条视频,其中80%是骂人的内容,29条播放量超过5000次,还有一条播放量超过20万。朱之文要追究她的刑事责任。

朱之文。图/九派新闻 温艳丽

【1】不原谅

开庭前一天晚上,朱之文失眠了。

“我做人,该窝囊的时候窝囊到底,该拼命的时候,比任何人都敢于拼命。”他声音高亢地说出这句话,带着必胜的决心,他厌透了这样的网络暴力。

朱之文常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自己的消息,多数时候他选择置之不理。2023年,朋友转来一条视频,视频中的朱之文身体膨胀着,用他的声音讲着猪狗的故事,“这就是变相的骂人”。

等气消了,朱之文想:“算了,也别搭理她。”可平台上推荐的类似视频越来越多,他烦了。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找到了北京中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杨安明,准备起诉。

“这是我代理的同类型案件中,性质最恶劣的。”杨安明说,该自媒体账号2020年4月就开始发布类似视频,“她发布的视频最多,持续时间最长,传播量也最广。”

杨安明介绍,律所接手案件后,起诉了平台,平台随后提供了该自媒体账号所有者的个人信息,“平台把这个账号封了好多次,但一旦解封,她就接着发。”短视频平台私信、加微信、打电话,多次尝试联系,对方均没有回复。

“发的视频不实,赶快删掉,就什么事都没了。”朱之文说,他不想把事情闹大。2022年起,他曾起诉过3名网暴者,最终均在调解后撤诉。“我没有要求经济赔偿,你承认错误,我不再搭理你,就行了。”

可这次网暴者始终没有出面,其间,她的丈夫曾联系律师希望调解,朱之文认为丈夫不能代表本人,这样的调解没有诚意,便拒绝了。

庭审过程中,女人对着法官道歉,对着朱之文道歉,却说不出发视频的缘由和收益。朱之文不接受这样的道歉,“她没有诚意”。

根据法律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中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女人的账号上发布了999条视频,其中80%是骂人的内容,29条播放量超过5000次,还有一条播放量超过20万。

“做错事,要不然就真诚地道歉,要不然就接受法律的审判。”朱之文说,他在意判决结果。庭审结束后,他故意从另一扇门离开,不想与她相遇,“看见就烦”。

【2】被欺骗,被围观

过往的报道中,朱之文很少如此强烈地表达愤怒。常处于镜头下,他不敢生气,深知有冲突就有流量,“再被人家胡说八道发网上去”。为了维持良好形象,朱之文不断让渡自己的权利,侵害也随之而来。

最让他恼火的是借钱。刚出名时,朱之文很少拒绝媒体采访,几乎有求必应。有回一位女孩敲门,声称自己是媒体的实习生,想来采访他,报道写得好,她才能转正。“不能让人家丢饭碗,咱得好好配合。”朱之文说。

采访结束,女孩询问他下一场演出的地址,并希望一同前往补充几个镜头。演出结束后,朱之文还没吃饭就被女孩拉走了,两人来到朱之文的房间,刚进屋女孩就把门关上,扑通跪在地上,说她不是记者,信用卡透支了,想借20万。

“我心里难受死了,那几天我拼命配合,这一跪吓得我头都蒙了,我多委屈啊。”朱之文说,可他什么都不敢做,只好拨通酒店前台的电话求助。

还有一次,一个人加了朱之文的微信,说自己在做公益,想让他捐3万块钱。朱之文捐了,过了一段时间,他收到一个匿名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堆印刷的彩画钞票,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朱之文捐钱有功,给你发几个月奖金。”

这样的事太多了,他不再向外借钱。另一个改变他生活的事情,是被围观。

因门外围观的人太多,朱之文与邻居在共用的墙上架起梯子通行。图/九派新闻 温艳丽

2016年,短视频平台兴起,朱之文的门外开始出现举着手机拍摄的人。“那几年拍他确实有流量,能赚到钱。”一位曾拍摄过朱之文的村民说。

朱楼村的土地少,每家分到的地种出的粮食刚够自家吃,村里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老人和中年妇女为了赚点钱,举着手机挤在了朱之文的门口。这位村民回忆,那时朱之文经常在村里的舞台演出。

2020年,朱之文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中,他对围观的“手机”还略有迎合,他朝着镜头打招呼,在镜头下卖力地干着农活。朱之文的妻子不识字,也在那时注册了短视频账号,拍摄家里的生活。

直到那年的4月15日,两名醉酒的陌生男人踹开了他的家门,朱之文才开始思考他与镜头的距离。“那几年,半夜都有敲门声,天天敲,受不了也得受啊。”后来,他选择闭门不出。

【3】忘记朱之文

“要是社会上把朱之文这个名字忘掉,网上没有朱之文及家人的任何消息,这样的生活是过到天上去了。”朱之文说。2020年过后,外地人进村变得困难,他过了两年多的清静日子。

可流量没有放过他。春节前,一家单位给朱之文送了几个红灯笼挂在院子里,一位醉酒的邻居走过来,开玩笑地说:“给我一对灯笼。”朱之文把灯笼递给他。邻居接下灯笼却说:“俺家穷,我不值,我不要。”

邻居的这句话被剪辑出来发在网上,配以“大衣哥给村里送年货,因礼太轻被退回”的标题,视频很快得到关注。

春节期间,来村中拍摄的人多了起来,还有人趁着关门瞬间,朝门缝儿里伸进一只脚,硬把门挤开,朱之文的妻子无奈地将她推出。

这几年,朱之文正在与社会告别。他不再主动接商演,除非政府邀请或挚友介绍。“我这个岁数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啊。”妻子的短视频账号早在2023年就停更了。

他不出门,也不让家人出门。家中生活物品大多靠网购,快递驿站在两三公里远的地方,他看着门外没人,便开着电车前往。回来时打开手机,看看门口的摄像头,门外有人,他就转头溜向河边散步,等没人了再返回。

儿子朱单伟初中辍学后,跟着朱之文跑了几次演出,便没有再找工作。也许是因为受的伤害太深,朱之文曾对儿子说:“人家叫你去工作,是想拉你直播,说这是大衣哥的儿子,人家不是叫你去工作,而是拿你做宣传。”

他认为孩子小没有认知,离开他便没人照顾,怕学坏,“跟人打交道,咱有经验,三言两语能分辨出来,孩子太年轻,生人不让跟他接触。”朱单伟今年23岁,儿子快10个月了。他们一家住在朱之文的隔壁,两层高的小楼是朱之文设计的,小院的地砖和拱门也是他和邻居亲手铺设的。

多数时候,朱单伟一家三口就待着这个院子里。九派新闻到访这天,他们正在吃午饭,看到父亲领着陌生人进屋,两人没说一句话就躲进了卧室。

朱之文打理的小菜园。图/九派新闻 马婕盈

朱之文没有对财富的渴望。他拒绝直播带货,也不做代言,怕产品出问题坏了他的名声。朱楼村里打着“大衣哥”“之文”招牌的农家乐、菜园和饭馆,都不是他的。他说:“用就用吧,名字又不是我的专利。”

对于未来,他也没有任何计划,“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行了”。在他眼里,幸福是种着庄稼,做一顿手擀面,再抱着孙子晒太阳。

【4】生活

不出门会感到憋屈吗?“再憋屈也比被人家拍来拍去强。”朱之文回答。他起身领着记者参观小院,尽力展示这方小天地带给他的快乐。

一筐劈好的干柴靠墙放着,对面堆着一人高的废弃树干,“村里在挖河,我就去河边捡了点,柴火做饭好吃。”朱之文说。柴火堆旁是一小片花园,几株牡丹刚发出黄豆大的芽,芍药还埋在土里未露新枝。窄窄的葡萄架上挂着灯笼,铁笼里的公鸡扯着嗓子叫着。

朱单伟家的院子里,朱之文辟了片菜园,种着菠菜、香菜、韭菜、西红柿、茄子……他还种出过手臂长的大冬瓜。菜园旁有一小片鱼池,“我们都不用去外面买菜”。

逛完院子,朱之文走进儿子家。二楼的一个小房间放着他的“收藏”。房间门锁着,地上铺着厚地毯,看得出他极为珍视里面的“藏品”。门打开,映入眼帘的却是些老物件,带着天线的黑白电视机,还能放出声音的收音机,桌上整齐地摆着颇有年代感的空烟盒。

朱之文展示自己的藏品。图/九派新闻 马婕盈

这里的物件多半是自己家留下的东西,老房子拆了,朱之文将这些东西收起来,每一件都是回忆。他拿出两个搪瓷碗说,小时候他吃饭不老实,总是把瓷碗打碎,父亲就买了两个搪瓷碗给他和妹妹用,“摔多远都摔不坏”。

他还爱收藏六七十年代的画,画里的人脸圆圆的,笑得灿烂朴实。这些画挂满了三个房间,大多数是复制品,原版画来自村里拆掉的老房子。

没有演出时,朱之文常在凌晨三四点醒来,趴在床上看会儿书,打开手机看看新闻,再起来给朋友打电话聊聊天。或沏一壶茶,拿出水写布,用毛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劈柴、种菜、打理花园,每件事都能耗费掉半晌的时光,“我的生活就这些事,你可别笑话我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与朱之文告别那天,他把我们送到门口,刚走出来,一位小伙子拿着手机支架喊:“三叔,三叔,能跟我合张影吗?”朱之文看了一眼说:“我不认识他。”便冲他摆了摆手。我们分别后,朱之文又笑着朝小伙子走去,合了张影,才转身回到家中,锁上大门。(记者 马婕盈 温艳丽 


相关内容

今年以来福州机场口岸出入境...
今年以来,福州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 100 万人次,这一数据彰显...
2025-08-07 00:03:50
开门红!中国U20女足6球...
开门红!在激烈的足球赛场上,中国 U20 女足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
2025-08-06 22:33:23
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主场活动...
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主场活动——海峡青年连心汇在福州盛大举办。此次活...
2025-08-06 21:03:44
“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5...
“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5 日在福州隆重举行。这一活动为台湾青年搭...
2025-08-06 20:34:00
松鼠囤粮被“抓包” 网友:...
一只可爱的松鼠正在忙碌地囤粮,它那圆滚滚的小身子在树干间穿梭,爪子...
2025-08-06 20:03:56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簪”。福州的三条簪,宛如时光的印记...
2025-08-06 19:33:59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博士当选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2025-08-06 19:03:53
福州文物“四普”全面开启三...
福州文物“四普”全面开启三级联审,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此次...
2025-08-06 18:33:41
2025年普通类高职(专科...
2025 年普通类高职(专科)提前批征求志愿将于 8 月 7 日开...
2025-08-06 18:03:55

热门资讯

今年以来福州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 今年以来,福州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 100 万人次,这一数据彰显了福州作为重要口岸的繁忙与活力。从...
开门红!中国U20女足6球大胜... 开门红!在激烈的足球赛场上,中国 U20 女足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拼搏精神。面对叙利亚队,她们如同一...
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主场活动海峡... 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主场活动——海峡青年连心汇在福州盛大举办。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海峡两岸青年,他们满怀...
“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5日在... “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5 日在福州隆重举行。这一活动为台湾青年搭建了与政协近距离接触、交流的平台。...
松鼠囤粮被“抓包” 网友:这下... 一只可爱的松鼠正在忙碌地囤粮,它那圆滚滚的小身子在树干间穿梭,爪子紧紧抓住坚果,仿佛生怕它们会溜走。...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簪”。福州的三条簪,宛如时光的印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精致的...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博士...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博士当选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这是一项极具意义的成就。高朋芬博士...
福州文物“四普”全面开启三级联... 福州文物“四普”全面开启三级联审,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此次联审工作涵盖广泛,从市级到县级再到...
2025年普通类高职(专科)提... 2025 年普通类高职(专科)提前批征求志愿将于 8 月 7 日开启填报。这是考生们获得高职(专科)...
灾难性内爆,多名全球富豪深海瞬... 近日,一场灾难性的内爆事件震惊世界。在深海区域,多名全球富豪在瞬间遭遇不幸。那是犹如噩梦般的一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