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2024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这样的谣言是怎样产生的
创始人
2025-02-25 10:26:39
0

网传“2024 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 69.9 岁”,这一谣言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中国男性平均寿命远高于此数据。这种谣言的产生往往源于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或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一些虚假信息容易被误传和扩散。可能是部分统计样本的偏差、数据解读的错误或恶意编造等原因导致了这一虚假谣言的出现。我们应保持理性,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权威数据和科学研究为依据,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中国男性平均预期寿命约 73 岁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寿命还在不断提升。


“震惊!最新数据曝光!中国人平均寿命连年下降,2024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为69.9岁!”您最近可能也在短视频中刷到过这样的内容,一些博主除了声称“男性寿命连续多年下滑”,还称女性平均寿命也“缩水”到了78.5岁,其中部分博主甚至在平台的认证身份是三甲医院医生,并声称数据“真实可靠”。

今天就准确地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就是谣言,相关数据毫无根据,是有自媒体混淆概念、借题发挥、推波助澜。那么这则谣言是怎样产生的?错误数据从何而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谣言是怎样产生的?

混淆“平均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

近期,一些自媒体博主发布文字或视频称“2024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69.9岁,女性78.5岁”。一张网传图片显示,2021年到2024年,我国男性平均寿命连续四年下降,从75.46岁下降至69.9岁;女性平均寿命也从2019年最高时的80.93岁下降到78.5岁,引发热议。记者发现,不少发布者竟为平台认证的三甲医院医生,有博主声称该数据由权威部门发布,真实可靠,相关内容获得上万点赞。

这些所谓核实过的数据也引起了一些网友质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寿命怎么会连年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深耕人口老龄化、人口与发展等领域多年,他明确指出,自媒体博主首先就混淆了“平均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这两个概念。传言中提到的“平均寿命”实则是“平均死亡年龄”,指所有死者年龄的平均值。

“一般不叫平均寿命,标准的说法就叫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寿命是指什么?这一年去世的人,你把他们的年龄都加起来,除以这一年的死亡人数,这叫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很难算,光拿这一年死了多少人,是算不出这个数的。要分男性和女性的,那就更难算了。平时的网上炒作这些人,他显然不懂这个计算方法,他也拿不到这个数。”

杜鹏介绍,由于计算所得结果会因死亡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而严重扭曲,不能准确反映人口寿命水平,因此“平均寿命”这个概念并不常用。他举例说,在其他情况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人口的年龄结构比较老,那么每年死亡人口中老年人的数量就会多,计算的平均死亡年龄就比较高。

相比之下,平均预期寿命则是一个更常用的概念,它基于当前各年龄段死亡率,预测新生儿未来可能存活的平均年数,消除了年龄结构影响,能够反映人口真实寿命水平。

“平均预期寿命是假定一批人按照某一年的分年龄死亡率度过一生,他们平均的存活的年数,比如2024年新出生的小孩,按照2024年分年龄死亡率去度过一生,预期的寿命。”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为历史最好水平。这一实际情况与各自媒体博主“人均寿命连年下降”的说法完全不符。在杜鹏看来,传言根本站不住脚。

“平均预期寿命是用分年龄死亡率算出来的,所以没有发生这种大的变化,导致分年龄死亡率增长的情况下,预期寿命是不会减少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存活率是越来越高的,分年龄死亡率是在下降的。我们每年公布的死亡人数,像刚公布的2024年比2023年死亡人数还少,预期寿命不可能往下降。所以完全不知道这个数是怎么算出来的,没有科学依据。

错误数据从何而来?

“机器欺骗”污染信息生态

传言中的内容从何而来?记者借助AI大模型工具进行了一次全网溯源。

记者发现,AI大模型工具搜索到的这篇文章的标题含糊不清、内容粗糙杂乱,文章并没有明确解释“2024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69.9岁,女性为78.5岁”相关内容的具体来源,只是笼统称“2024年某项数据统计表明”。更为关键的是,这篇文章的发布时间是2024年9月19日,这也至少证明,文章并未完全统计全年情况就对2024年乱下结论。

实际上,能帮助搜寻谣言源头的AI大模型工具也可能成为谣言传播的助力者。记者在查询相关内容时发现,有AI大模型工具声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3.64岁,2020年为74.7岁。”这也与网传图片中这两个年份的数据相吻合。但记者在国家统计局官网并未找到这一数据的原始发布信息。记者追问后,AI大模型工具改口表示,该数据可能源自自媒体对“平均寿命”与“预期寿命”概念的混淆,或对非官方统计的误读。

此前,“80后死亡率破5.2%”这一谣言就在网上引发过广泛关注,谣言背后就有AI大模型身影。对此,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表示,尽管AI大模型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但由于存在训练语料受到污染等局限性因素,可能会发生“机器幻觉”和“机器欺骗”情况。使用者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机器欺骗’和‘机器幻觉’的根就在于,生成式语言大模型都是基于统计概率和数学规则的,它没有真实世界的价值和事实的这种观念。因为文本里面有大量的错误,也有虚假的,也有恶意的,这些它都要学习。它学什么就会输出什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大家把人的常识和任务环境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比对,知道它哪些问题是回答的比较好,哪些问题是偏离了正常的事实和价值观。”

这则谣言的传播路径和其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暴露了当下信息生态的三大症结:科学概念的混淆、技术工具的双刃剑效应,以及流量驱动下的信任透支。部分自媒体博主刻意模糊概念差异,将碎片化信息包装成“权威结论”的行为,实际上却造成了谣言的滋生和传播。

破除信息迷雾,需要多方合力筑牢防线:平台应完善审核机制,对混淆核心概念的内容进行标签警示;技术开发者须强化AI模型的价值观校准,避免“机器欺骗”污染信息生态;公众也要提升科学素养,警惕“权威包装”下的概念陷阱。

相关内容

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
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这一行动意义非凡。他带领团队深入浙江各地,与当...
2025-04-22 15:44:14
联手反抗赖清德,蓝白“在野...
在台湾政治舞台上,一场备受瞩目的“在野高峰会”登场。此次高峰会旨在...
2025-04-22 15:43:18
美媒:特朗普的贸易战使得投...
美媒指出,特朗普推行的贸易战成为了投资者远离美国的重要原因。他不顾...
2025-04-22 15:23:47
时隔7年,韩军在军事分界线...
时隔 7 年,韩军在军事分界线附近重启炮击训练。这一举措引发了地区...
2025-04-22 14:44:09
装饰品变成“洋垃圾”?进口...
近日,一起关于装饰品变“洋垃圾”的事件引发关注。某企业进口近 11...
2025-04-22 14:25:43
金价狂飙,珠宝商集体“迷茫...
金价狂飙的当下,珠宝商们陷入了集体的“迷茫”。原本以为金价上涨会带...
2025-04-22 14:24:47
徐威:凤凰卫视香港台是香港...
徐威,他深知凤凰卫视香港台所承载的重要意义。这一平台宛如一颗璀璨的...
2025-04-22 13:44:07
100年前的《了不起的盖茨...
《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书于 100 年前,却仿佛能预见特朗普治下的美...
2025-04-22 13:23:35
民建吉林省委提案:当前生育...
民建吉林省委提案指出,当前生育政策集中鼓励多孩生育,应转变思路。目...
2025-04-22 12:21:37

热门资讯

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 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这一行动意义非凡。他带领团队深入浙江各地,与当地展开紧密交流与合作。在浙江,他们...
联手反抗赖清德,蓝白“在野高峰... 在台湾政治舞台上,一场备受瞩目的“在野高峰会”登场。此次高峰会旨在联手反抗“台独”分子赖清德的种种行...
美媒:特朗普的贸易战使得投资者... 美媒指出,特朗普推行的贸易战成为了投资者远离美国的重要原因。他不顾多边贸易体系规则,对众多国家加征关...
时隔7年,韩军在军事分界线附近... 时隔 7 年,韩军在军事分界线附近重启炮击训练。这一举措引发了地区的高度关注与担忧。军事分界线本就局...
装饰品变成“洋垃圾”?进口近1... 近日,一起关于装饰品变“洋垃圾”的事件引发关注。某企业进口近 11 吨贝壳,本应是用于装饰等合法用途...
金价狂飙,珠宝商集体“迷茫”:... 金价狂飙的当下,珠宝商们陷入了集体的“迷茫”。原本以为金价上涨会带来生意的红火,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
徐威:凤凰卫视香港台是香港国际... 徐威,他深知凤凰卫视香港台所承载的重要意义。这一平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香港国际化城市特质的生动缩...
100年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书于 100 年前,却仿佛能预见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书中描绘的繁华表象下隐藏的贫富...
民建吉林省委提案:当前生育政策... 民建吉林省委提案指出,当前生育政策集中鼓励多孩生育,应转变思路。目前单纯的鼓励多孩生育效果有限,需从...
美媒: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 美媒称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这一观点存在片面性。美国自身的政策失误和内部矛盾确实给其发展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