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莫把“过紧日子”当功劳成绩
创始人
2025-02-27 19:41:55
0

媒体强调莫把“过紧日子”当功劳成绩,这一观点极具深意。“过紧日子”往往是在经济形势严峻或面临特定困难时的无奈之举,并非值得炫耀的成就。它意味着资源的压缩、投入的减少以及可能对发展速度的一定影响。真正的功劳成绩应体现在积极开拓创新、提升经济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而非仅仅因节省开支而自我满足。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避免陷入“过紧日子”即大功告成的误区,持续以更积极的姿态去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与提升。


近段时间,多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晒出去年“过紧日子”的账单,有的省份一年压减一般性支出或非必要支出数十亿元,成效显著。

文中提到:近些年各级政府过紧日子新规不断出台,一些规定甚至一度上了热搜。比如某省提出文件资料一律双面印制,会议不发笔、本等办公用品等;某市要求高铁沿线公务出行原则上不安排公务用车保障,公务接待安排在机关食堂的,原则上提供同餐次职工餐菜品等。

这些做法当然值得肯定,但网络读者也有不同看法。在文后网友跟帖中,点赞数最高的一条是这样写的:“呵呵呵呵!这都是浪费出来的,现在知道改了,还拿出来说?笔这种东西,正常都是以旧换新,还开会发,一年到头都在开会,那得发多少出去?”

这条帖子很不客气,但也很有建设性。它表面上是在批评,其实指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一些地方的公务活动存在许多习以为常的浪费行为,而这些浪费其实是很容易避免的。帖子获得最多点赞,说明是很多人的心声。相信相应地方政府和领导能闻过则喜,虚心听取。其他地方也应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这条帖子出发,笔者产生一个感想——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值得肯定,但并不能当作“功劳”,而是本分;过紧日子节省下来多少财政资金,是“成效”,但不是“成绩”。换句话说,这都是党政机关该做的,做得好是常态,做不好才有问题。

之所以说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是本分,这是传统道德观念及我们国家党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俭”字始终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底色之一。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左传》中鲁国大夫御孙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朱子家训》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广为流传。这些古训凝铸出一个朴素的道理:节俭不仅是经济选择,更是道德修为。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初心使命。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被称为“人民公仆”,这既是一种褒称,更是一种鞭策。既为人民公仆,就须为人民着想,也就应秉持“官费一毫,民脂民膏”的自觉。如果过紧日子也成了成绩和功劳,那么,不过紧日子,甚至大手大脚、奢靡浪费,岂不也只是相当于没“立功”而已,可能算不上过错?

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以及土地、矿产等国有资源的变现,每一分一毫都弥足珍贵,不容浪费。传统道德观念对私人财富都主张节约,摒弃浪费,何况公帑?只有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才算是合理使用财政资金,也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说过一句话,“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紧政府”与“宽民生”的辩证关系。机关大楼少一点豪华装修,养老院可能就能多添几个护理床位;公务宴请少一道“上档次”的菜品,山区小学可能就能多一套教学设备。

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过紧日子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可以说,过紧日子既是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政府应对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去无用之费,行有用之政”,把钱花在刀刃上,尤其是多花在民生上。

实践证明,过紧日子与高效行政可以并行不悖。上海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出一条深层次改革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效率的可行路径;深圳推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采购效率;江苏昆山连年压降“三公”经费,却培育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重庆去年在压减一般性支出54亿元的情况下,交出了GDP增长5.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的答卷……这些案例生动地诠释了“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

近些年来,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不仅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盘活了大量沉睡资产,也改善了政府形象,融洽了政民关系。但“过紧日子”还没有完全形成自觉,奢靡浪费之风还有反弹风险。接下来,应继续强化这一刚性要求,对滥用“三公”经费,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兴建楼堂馆所,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现象,露头就打。同时,应健全过紧日子的常态长效机制,强化监督。通过这些努力,让“过紧日子”理念深入公务员队伍内心,成为一种普遍的自觉。

当然,过紧日子也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就像蓝佛安说的,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

希望所有地方和部门都能听进去上面网友的话,从小事、细节做起,善用每一分财政资金。久久为功,包括党政机关、公务员在内,所有人才能持续过上好日子。

(作者系第一财经编辑)

相关内容

vivo辟谣“被拼多多下架...
近日有传言称 vivo 被拼多多下架,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然而,v...
2025-04-22 11:04:29
特朗普:关税真能取代所得税...
特朗普曾宣称关税能取代所得税,试图以此来维护美国经济利益。他认为对...
2025-04-22 10:24:13
“事发后我坐不了油车,闻到...
在今日开庭的女孩被前男友泼汽油烧伤致残案中,令人痛心的是,事发后这...
2025-04-22 09:45:34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
谷歌常常以各种看似“正当”的理由拿中国说事。一方面,在网络技术和数...
2025-04-22 09:44:25
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
民政部明确表示,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目...
2025-04-22 09:24:54
八女“狙击”特朗普,美国关...
在国际经贸舞台上,八女以独特的姿态“狙击”特朗普。美国挥舞起关税大...
2025-04-22 09:02:02
美客机在机场起火,300人...
近日,一架美国客机在机场突发起火状况,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让现场陷入...
2025-04-22 08:42:31
又抬门槛,港人赴台遭百般刁...
港人赴台本是正常的交流活动,然而如今却遭遇百般刁难。从繁琐的手续到...
2025-04-22 08:03:01
民主党深入“敌后”挖共和党...
在政治舞台上,民主党仿佛展开了一场“深入敌后”的行动,积极挖共和党...
2025-04-22 07:44:48

热门资讯

vivo辟谣“被拼多多下架”:... 近日有传言称 vivo 被拼多多下架,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然而,vivo 官方迅速辟谣,明确表示其店...
特朗普:关税真能取代所得税;经... 特朗普曾宣称关税能取代所得税,试图以此来维护美国经济利益。他认为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能增加政府收入,...
“事发后我坐不了油车,闻到汽油... 在今日开庭的女孩被前男友泼汽油烧伤致残案中,令人痛心的是,事发后这名女孩竟坐不了油车,只因只要闻到汽...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谷歌常常以各种看似“正当”的理由拿中国说事。一方面,在网络技术和数据规则等领域,它故意制造舆论,试图...
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 民政部明确表示,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目前,相关“一脉养老”App已被证实...
八女“狙击”特朗普,美国关税战... 在国际经贸舞台上,八女以独特的姿态“狙击”特朗普。美国挥舞起关税大棒,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贸易战后院起火...
美客机在机场起火,300人被迫... 近日,一架美国客机在机场突发起火状况,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让现场陷入一片混乱。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
又抬门槛,港人赴台遭百般刁难,... 港人赴台本是正常的交流活动,然而如今却遭遇百般刁难。从繁琐的手续到无端的阻拦,每一个环节都仿佛筑起了...
民主党深入“敌后”挖共和党墙角... 在政治舞台上,民主党仿佛展开了一场“深入敌后”的行动,积极挖共和党的墙角。而其党内的年轻力量更是呼声...
抨击特朗普屡次施压,美多名官员... 特朗普屡次施压美联储,试图让其为其经济政策服务,这种行为遭到了广泛批评。然而,美多名官员却力挺美联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