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凭借其熟悉的地域环境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巧妙运用游击战术将美军拖入泥潭。他们擅长分散作战,以小股部队灵活出击,让美军难以捉摸其行动轨迹。在山区、城市小巷等复杂地形中,胡塞武装利用地形优势进行伏击、突袭,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和物资损失。同时,他们采取打了就跑的策略,使美军难以形成有效的围剿态势。这种游击战术让美军陷入长期的消耗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却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而被牢牢地拖在了当地,无法轻易脱身。
据凤凰卫视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下令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空袭,这也是他上任后,美军在中东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作为回应,胡塞武装马上声称一天之内便使用了导弹和无人机对美“杜鲁门”号航母群进行打击,还要把位于红海和阿拉伯海的所有美军舰艇作为袭击目标。
此前,胡塞武装曾多次击落美军MQ-9“死神”无人机,还曾发起自杀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组合行动,绕过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保护,成功摧毁了多座沙特石油设施。
目前,美国在中东地区多个基地驻有部队,包括沙特、约旦、阿联酋和卡塔尔的空军基地,巴林的第五舰队司令部以及驻伊拉克、科威特和叙利亚的基地。美国动力网站指出,这些美军驻地都处于胡塞武装远程火力的打击范围内。
胡塞武装如何用游击战术,把美军拖入泥潭?以下摘编自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在节目《今日看世界》中的点评与分析——
从绝对实力上来说,美国要比也门胡塞武装强得多。确实,胡塞武装有很多劣势,它和美国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水平,但具体到红海周边的区域,从战略意志、地缘环境,包括当前所谓“扬长避短”的打法来说,胡塞武装也有它的优势。
首先,从战略意志上来讲,美国实际上不愿意直接大规模参与到中东地区的战事上,美国更多地希望通过战略敲打的方式,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战略利益。因此,美国希望通过战略敲打和进一步激发所谓的“战略杠杆”,来实现自己的战略利益。
与美国相比,胡塞武装更希望倾巢而出,发动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攻击。或许在此背景下,美国和胡塞武装反而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第二,从区域上来讲,由于美国当前在红海周边,尤其针对胡塞武装的作战,还是要通过派遣海上舰队来执行。而海上舰队的补给,比如包括整体的维护、相关情报的分析,周边水域安全的侦测都是需要比较大的代价,这对美国来说,也是一种负担。而胡塞武装实际上背靠家门口作战,所以,美国和胡塞武装一个是“远道而来”,另一个是“以逸待劳”,两者又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最后,从战法上来讲,美国还是采取了传统的战法,比如通过远程导弹、通过空军打击来实现战略目标。而胡塞武装则是通过包括远程无人机来进行打击,这种方式成本较小,但它所能造成的威慑力反而会比较大。因此,又形成了所谓“矛与盾”间的战略平衡。
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塞武装和美国的长期对峙恐怕仍会持续,双方在不同量级上存在着战略意识、战术环境,包括整个战术打法上的差异,但这反而使双方形成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