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关乎韩国局势的弹劾案即将宣判,尹锡悦正迎来其“生死时刻”。这一判决结果将对韩国的政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各方势力都在紧张地等待着最终的裁决。与此同时,韩警方已启动二级紧急响应,彰显出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局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防范。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反映出当前韩国政治的紧张氛围,也让人们对未来的韩国局势充满了担忧与期待。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都将是韩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报道称,韩国宪法法院4月1日宣布,将于当地时间4日上午11时(北京时间10时)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裁决结果将决定其总统职务去留。尹锡悦律师团表示,尹锡悦将不出席4日的弹劾审判宣判。无论宪法法院的判决如何,韩国政局料将进入新的动荡时期。
2024年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进行电视直播,宣布实施“紧急戒严”。由此,一场“戒严风波”拉开序幕,韩国政坛陷入混乱,尹锡悦遭国会弹劾,暂停总统职务。
▲2024年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图据央视新闻
6小时戒严风波
尹锡悦遭国会弹劾
从宣布到解除,尹锡悦的戒严令持续时间仅有6个小时。据新华社报道,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呼吁国会议员和市民立即赶往国会议事堂,保卫国会,其本人更是直播翻墙进入国会大楼。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国会外发生冲突,政客、军警、民众在韩国国会互相对峙。
▲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国会外发生冲突。图据央视新闻
2024年12月4日凌晨,尹锡悦宣布戒严令解除。戒严令解除的当天下午,包括共同民主党在内的6个在野党便发起弹劾动议案,推动国会在7日下午就“尹锡悦弹劾案”进行表决。由于大多数执政党议员的缺席,首次弹劾动议案未获国会通过。此后,在野党阵营再次发起弹劾动议案。14日,尹锡悦弹劾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弹劾案移交至宪法法院。而尹锡悦的总统职务也立即停职,韩国总理韩德洙代行总统职责。
12月27日,国会又通过韩德洙弹劾案,韩德洙弹劾案移交至宪法法院,韩德洙暂停职务。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代行总统职权,直到2025年3月24日,宪法法院驳回对韩德洙的弹劾,后者立即恢复国务总理职务,并代行总统职权。
创下多个“首次”
尹锡悦弹劾案将迎最终结果
去年12月31日,韩国法院以涉嫌内乱为由,批准对尹锡悦的逮捕令。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针对现任总统发布逮捕令。今年1月3日,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试图进入总统官邸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但未成功。1月15日,尹锡悦被捕,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个被逮捕的现职总统。
▲尹锡悦出席弹劾案庭审辩论。图据央视新闻
与此同时,尹锡悦弹劾案庭审的公开辩论开始。1月14日,韩国宪法法院开始就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首场法庭辩论。由于尹锡悦未出席,此次法庭辩论仅持续4分钟。在1月21日举行的第三场辩论中,尹锡悦在8位律师陪同下出席,这也是韩国宪政史上在任总统首次出席弹劾案庭审辩论。在1月23日举行的第四场辩论中,首次启动证人问询程序,而第一位出庭证人便是被指为“内乱主谋”的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其间,尹锡悦直接提问金龙显。
在接下来的七场辩论中,有包括韩德洙在内的十多位关键证人出庭。尹锡悦本人在2月25日举行的第十一场、即最后一场辩论中准备了77页A4纸文案,用近70分钟时间,重申宣布戒严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称“紧急戒严是为了克服国家危机,是总统行使合法权限”。
在“马拉松辩论”进行的同时,公调处于1月17日以涉嫌“发动内乱、滥用职权”向首尔西部地方法院申请对尹锡悦的拘留令。1月19日,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批准拘留令。2月4日,尹锡悦的律师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申请取消拘留。法院方面于2月20日进行了拘留适用性审查。3月7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批准了总统尹锡悦方提出的取消拘留申请。3月8日,被捕满52天后,尹锡悦被释放,离开首尔拘留所返回汉南洞总统官邸,他将在非羁押状态下继续接受宪法法院弹劾案等案件的审理。
宣判进入倒计时
韩警方严阵以待
据央视新闻报道,随着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宣判进入倒计时,从4月1日晚,赞成和反对弹劾尹锡悦的民众分别在宪法法院附近举行通宵集会。由于两个阵营的集会地点相隔仅有200多米,为了避免冲突,警方用大巴车构成“车墙”分隔两个阵营,并对附近道路全面实施交通管制。
▲韩国宪法法院。图据央视新闻
据中新网报道,韩警方已经于3日发布二级紧急工作响应“乙号非常令”,全力维护社会秩序。警方在首尔部署210个警力单位,调动超过1.4万名机动队员。国会、汉南洞官邸、龙山总统府、外国使馆、国务总理公馆和主要媒体机构等地也将部署机动部队,以确保安全。报道称,首尔警察厅从4月2日下午将宪法法院半径150米的区间设定为“真空区域”,展开全面管制。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2日,韩德洙表示,社会紧张和矛盾持续升级,政府将把保障国民安全和社会秩序放在首位,在总统弹劾案宣判日前后致力于维护治安。他呼吁政治人士谨言慎行,避免刺激民众进行非法暴力示威。“无论弹劾案宣判结果如何,我们应基于法治原则坦然接受一切,恳请民众给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