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亿万富翁疾呼“是时候囤货了”,这一呼声引发了美民众的疯狂“买买买”行为。从日常的苹果产品到知名的耐克服饰,民众在购物时都面临着艰难抉择。一方面,担忧未来物资短缺的恐慌情绪蔓延,促使人们纷纷加入囤货大军;另一方面,市场的不确定性让人们试图通过储备物资来增加安全感。然而,这种大规模的抢购行为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众多品牌如苹果和耐克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其供应链和销售策略也在这一特殊时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根据特朗普本月2日签署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美国定于5日开始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这些措施将于9日生效。
此举引发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的警告,认为这将大幅推高物价并最终转嫁至消费者身上。受此影响,美国民众已开始出现恐慌性囤货潮,从日用必需品到家电、汽车,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物价上涨。
牙膏、肥皂都要抢
有纽约市民跑多家商店只为买中国电视机
4月2日,美国知名投资人、亿万富翁马克·库班在社交平台公开喊话:“是时候开始囤货了!”他建议民众尽早购买能够储存的物品,如牙膏、肥皂等,最好赶在商店补货前行动。
“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储存的东西,都应该趁早买起来。”库班强调,即使是美国制造的商品也可能因关税政策而涨价,“他们会甩锅给关税。”
据报道,早在关税政策正式出台前,美国民众已开始紧张,各阶层都出现了“未雨绸缪”式的消费潮。一名50岁的纽约市民为了买到一台中国品牌的电视机,跑了多家商店并致电店员争取,终于在一家商店里抢购到最后一台。
▲加州居民埃迪表示本届政府对普通人视而不见 央视新闻截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5日,美国消费者正因关税而“疯狂采购”各类商品,以防物价上涨。一名纽约市居民诺埃尔·佩格罗在一周内花费约3500美元购买了汽车零件、园艺用品和电子产品,包括一台40英寸的海信电视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此外,由于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于4月3日生效,美国3月份汽车销量飙升11.2%,可见美国民众急于在关税生效前购买大宗商品。
自行消化还是转嫁?
从苹果到耐克都面临艰难选择
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苹果公司90%的手机在中国组装。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将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自行消化关税成本,还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根据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测算,对中国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的成本。
▲加州居民戴夫感到不安 央视新闻截图
有报道称,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苹果公司将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iPhone16 Pro Max在美零售价将从现在的1599美元上涨到2300美元(约合16750元人民币)。
此外,根据特朗普4月2日公布的关税清单,美国将对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多个国家加征30%以上的对等关税。作为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这些国家面临巨大的冲击。
越南纺织服装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440亿美元,美国是其最大市场,耐克等服装品牌超过35%的产能聚集在越南。随着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即将实施,这些服装品牌将被迫提价。
经济学家警告“举债囤货不可取”
美国普通家庭每年或增加上千美元税收负担
尽管美国民众积极囤货,但经济学家对此表达了担忧。经济学家表示,“举债消费不可取”,提醒消费者应理性消费,不要为了避免“关税效应”举债囤货,而因此背上债务。同时,专家提醒,美国的关税政策预计将提高日常用品的价格,并可能增加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估测显示,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分别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和5400美元。该实验室还分析指出,新一届政府已宣布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普通家庭每年将因此损失高达3800美元的购买力。
美国智库税务基金会也估算,即使不考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制,美国普通家庭每年也将因“对等关税”政策增加1900美元的税收负担。
据央视新闻报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卢杰锋分析指出,中期来看,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有所下调,投资者担忧企业将面临进口成本攀升与出口受阻的双重困境。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代表千余家科技公司)国际贸易副总裁艾德·布瑞兹特瓦也警告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将因高额关税遭受损失。美国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首席执行官科里·巴里表示,由于该行业的供应商利润率很低,绝大部分关税成本恐将转嫁给消费者。
根据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环联公司的数据,美国普通家庭平均负债约66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