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近日曝出乌军大反攻的内幕,其中透露美乌军方关系曾一度濒临崩溃。在反攻筹备阶段,双方在战略规划、军事资源调配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美国方面的一些决策和行动让乌克兰军方感到不满和失望,导致双方关系陷入紧张。然而,经过艰难的沟通与协商,双方最终还是克服了分歧,共同致力于乌军的大反攻行动。这一过程展现了美乌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也凸显了在军事合作中协调与磨合的重要性。如今,乌军大反攻已展开,其后续进展备受关注。
英国《泰晤士报》4月11日报道,英国曾深度介入乌军的大反攻行动,这些故事一直不为人所知。
2023年夏季之初,当乌军发起期待已久的“春季攻势”时,一个关键军事行动的代号“华莱士轴线”(Wallace axis)并非以乌克兰名人或地名命名,而是取自时任英国的国防大臣本·华莱士。他在战争初期为乌克兰争取所需武器发挥了主导作用。一名乌克兰军方消息人士称,这也使得他获得了“基辅拯救者”的亲切昵称。
此外,乌克兰人还将英国军方领导称为“反普京联盟”的“大脑”。该联盟由美国、英国及其他数十个盟国组成。
报道强调,当美国提供武器与军事情报时,英国军方领导正维系着华盛顿与基辅间脆弱的关系。战争爆发一年后,拜登政府仍对外展示与乌克兰盟友的“完美统一战线”,但幕后紧张局势已持续数月,直至2023年夏季之初几近失控。
乌军发起了拖延已久的攻势,这场战役被期待为“春季攻势”,是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此前乌克兰曾出人意料地将俄军赶出基辅郊外,当时甚至有希望夺回顿巴斯地区并扭转战场僵局,但后来的进展并不顺利。
乌克兰明确表示,2023年春季将发动攻势。但原定3月底到位的武器被推迟至4月底,后又延至5月底。英方消息人士称,“乌军想要等待全数装备到位,我们则反复强调‘只需开战,俄军不强’。”此时,乌军装备的武器规模已与英军全军相当。随着时间推移,俄军趁机巩固防御工事。
英美军方建议乌军集中优势兵力火力突破一点,而泽连斯基被乌军陆军司令西尔斯基说服,转而采取“在北部制造混乱,全力猛攻东南部”的策略。这导致乌军始终未能实现突破,令美方沮丧。
一名英国军方人士称,“美国人失去了耐心,他们已完成沙盘推演,认为行动时机已至。”乌方则称他们低估了俄军的防御体系与现代战场现实——雷区密布,无人机威胁加剧。
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向英军将领解释:乌军士兵多为30至40岁的应征者,前线驻防时间仅3天:首日适应,次日推进200米至300米,第3日巩固防线并进行新兵轮换。美英认为此节奏迟缓。
美方不解乌军“究竟在搞什么”,敦促他们“加快进攻节奏”。此时乌美关系濒临破裂。
时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与美国陆军上将卡沃利对扎卢日内极度不满,扎卢日内则对美方施压感到愤懑。由于局势“过于紧张”,为弥合分歧,英国国防参谋长拉达金中断既定假期亲赴乌克兰协调双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