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提供具体的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没法准确写描述呢。比如人形机器人的特点、跑马拉松的过程、美媒的具体报道内容等都没有,无法展开创作呢。
北京的半程马拉松比赛是人类跑步者和 21 个机器人模型之间的公路赛,展示了机器人距离模仿人类还有多远。
2025年4月19日上午9:59 ET
人形机器人跑过半程马拉松的终点线。
人形机器人“天工超级”(Tien Kung Ultra)在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冲过终点线。 图片来源: tingshu wang/路透社
北京——在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金属与沥青相遇,参赛者多达数千人,还有 21 个中国人形机器人模型。
周六在北京举行的由人类跑步者和二十多个机器人参加的公路赛被誉为中国尖端技术的一次展示。
的确,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活动中,机器人及其开发者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机器人在这场被广泛宣传的活动中摔倒、冻结或丢失,对开发者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尴尬。
这场13英里的比赛组织者称,这是此类赛事的首创,也为中国展示了其最新人形机器人技术水平提供了机会。人形机器人是中美科技竞争中处于前沿的几个技术领域之一。中国已表示,希望到2027年,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中国为机器人公司提供了大量补贴、人才奖励和税收减免等支持。
事实上,这场比赛不仅展示了一些机器人能够运行得多么快速和流畅,也展示了类人机器人距离模仿人类活动还有多远。
“跑步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北京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健说道。该中心开发了其中一款机器人“天弓超级”。“既然我们制造的是类人机器人,就想赋予它们尽可能多的基本能力,”这对于最终将它们应用于工业用途至关重要。
中国正在大力生产越来越复杂的机器人,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的机器狗。
机器狗在北京半程马拉松赛场边并肩行走。 图片来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比赛中穿着运动鞋的人形机器人。
Noetix Robotics 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在完成比赛后穿上了一双运动鞋。 图片来源: tingshu wang/路透社
比赛开始前,数千名人类跑步者挤在起跑线后方的一条跑道上,许多人原地慢跑以保持体温。人形机器人与人类跑步者被围栏隔开,各自跑在另一条跑道上,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站着等待起跑。
早上7点30分,随着汽笛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人类选手们飞奔而上,涌入赛道。但为了防止机器人互相碰撞,他们的起跑时间却错开了一两分钟。
第一个成功落地的机器人是“天工超级”(Tien Kung Ultra),它身高5英尺9英寸(约1.73米),体重115磅(约54公斤),头部呈漆黑色,身穿橙色背心。旁边还有三名工作人员协助控制它。
这场比赛是这些类人机器人数月训练的巅峰之作,它们必须掌握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据组织者介绍,它们必须在平坦和起伏的赛道上穿行,并完成六个左转和八个右转。开发人员必须训练机器人保持稳定性和平衡性,避免在半程马拉松的距离上摔倒。
机器人的截止时间为3.5小时,这意味着机器人跑者完成比赛的最低平均速度约为每小时3.7英里。开发人员表示,人形机器人通常一次充电最多只能运行两个小时。它们跑得越快,能跑的距离就越短。
零部件在运行时很容易损坏,因此开发人员用金属代替了塑料部件,并使用了超强但昂贵的材料。一篇社交媒体帖子显示,一家公司通过将机器人连接到类似健身器材的金属支架上来训练他们的人形机器人,以防止其跌倒。
天工超级机器人由北京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该中心又名X-Humanoid,由机器人公司优必选科技、电子和电动汽车制造商小米以及北京市政府共同创立。北京市政府网上发布的天工超级机器人简介显示,该机器人平均时速可达6英里(约9公里),能够应对山坡、楼梯、草地和沙地等地形。
X-Humanoid 公司针对半程马拉松比赛对现有的机器人模型进行了改进。据官方媒体报道,天工的腿部比原版更长,身高也增加了约 4 英寸(约 10 厘米),有助于其跑得更快。开发人员还使用了更坚固的材料来制造机器人的髋关节,并在机器人的脚上安装了一双运动鞋鞋底,以吸收冲击力并减少对腿部和脚部的损伤。
天工超级机器人在这条路线上遥遥领先于其他机器人。唐说,它曾因电池故障摔倒过一次。机器人可以更换电池,天工超级机器人更换了三次电池。
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一群人正在拍摄人形机器人的照片。
周六在北京举行的比赛被誉为中国尖端科技的一次展示。 图片: Artyom Ivanov/Zuma Press
虽然许多机器人都是通过遥控器操控的,但天工超级机器人采用了无线追踪技术,可以与跑在前面的人进行通信。唐说,一种算法可以确定人与机器人之间所需的精确距离。
除了“天工超级机器人”之外,还有“小顽童N2”(Little Rascal N2),这是一款由Noetix Robotics公司开发的、身高4英尺(约1.2米)、体重66磅(约29公斤)的儿童机器人。“欢欢”身高5英尺6英寸(约1.7米),是唯一一个头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另一个名为“神农”的机器人则配备了螺旋桨。
有些赛跑者步履稳健,保持平衡,而有些则只能勉强行走。有些赛跑者从未越过起跑线太远。欢欢摇摇晃晃,有时跑错了方向,最后却在赛道上坐了下来,不愿再继续前进,最终迅速结束了比赛。
“神农”的表现尤其糟糕,它刚一启动就剧烈摆动,导致试图控制它的人类辅助跑者绊倒。机器人撞上围栏,摔成了碎片。马拉松工作人员赶紧清理残骸;“神农”的手臂悬空,最终离开了赛道。
人类男子冠军以1小时2分36秒的成绩完成了比赛,紧随其后的是数千名兴奋不已的人类选手。其中一些人已经筋疲力尽,在附近休息喘口气。
经过2小时40分42秒的比赛,天工超级机器人率先到达终点。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众多观众热切地等待着机器人的到来。许多人围着天工超级机器人拍照。机器人依然面无表情。
最终,没有其他机器人能够在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即使考虑到它们所受的罚时。官方媒体显示,小淘气N2和它的兄弟型号旋风小子N2(又称“旋风小子”)也位列其后。除了天工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一直使用一个机器人外,其他机器人都更换了。
参加半程马拉松的29岁北京居民杭乾表示,他比天工超级马拉松的参赛者快了大约10分钟。
“对普通人来说,半程马拉松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每个人都会筋疲力尽。但机器人可以通过更换电池继续跑下去。”杭说。
“未来可能会有机器人参加烹饪、攀岩或游泳比赛,”他说。“我对它们都很期待。”
一名机器人参赛者在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挥手致意。
这场比赛是这些机器人数月训练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