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少年误服剧毒农药“虫螨腈”险致死。那是一个寻常的午后,一位少年在不经意间误将装着剧毒农药“虫螨腈”的容器当作饮品喝下,瞬间,他的身体仿佛被死神笼罩。家人惊恐万分,迅速将其送往医院。在医院,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展开抢救,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全力运作,医生们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顽强的意志与死神赛跑。经过漫长的数小时,少年的生命体征终于逐渐稳定,这场惊心动魄的危机才得以化解。此次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要将危险物品妥善保管,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13岁少年误服一整瓶剧毒农药,24小时后才送医救治,生命垂危。经过近两周的不间断救治,少年终于转危为安,脱离生命危险。今日,在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谈及中毒经历,一家人仍心有余悸。
4月6日下午,13岁平顶山少年圆圆(化名)误服了一整瓶30毫升的剧毒农药虫螨腈。然而,直到4月7日中午,少年才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中毒医学科求治。
入院后,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毒医学科主任刘淑珍迅速为圆圆实施肠道毒物清除治疗(牛奶+活性炭颗粒吸附排毒),并立即启动化学中毒救治绿色通道。
“作为一种广谱杀虫剂,虫螨腈及其代谢物会导致人体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引起神经系统损伤,致死率达60%~80%。”刘淑珍说,“据相关文献报道,误服5毫升就可能致死。”
据了解,圆圆之所以在中毒近24小时后才来医院治疗,主要是因为虫螨腈中毒后会出现迟发性毒性反应。迟发性毒性反应的机理可能与虫螨腈药代动力学中的“二次分布”有关,当血液中的毒物被血液灌流清除后,二次分布的毒物又缓慢释放入血,引发其迟发性毒性反应。一般来说,其毒性释放周期可达21天,但在中毒的前3天~5天,很容易因症状不典型导致治疗不及时;在中毒5天~7天后,患者会出现发热、脑损伤、昏迷、心脏毒性等症状,进而导致缓慢死亡的情况。
面对严峻挑战,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化学中毒多学科救治团队按照应急预案和救治绿色通道,迅速行动,开展多学科讨论,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虫螨腈的作用机制。虫螨腈是新型农药,国内不仅缺乏相关的治疗指南,而且没有标准的毒性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只有零星小剂量中毒患者治疗成功的报道。
“我院拥有河南唯一的省级化学毒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开设有全省唯一的中毒医学科和中毒重症监护室,建有河南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队,针对圆圆的情况,我们想方设法探索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溴代吡咯腈的毒性检测方法,同时确定临床治疗策略。”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胡进锋说。
随即,该院迅速购置虫螨腈标准品。职业与环境卫生检测检验中心顶住压力,紧急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反复查阅文献、商讨测定方案、分析实验数据、咨询行业专家、改进实验方向……该院职业与环境卫生检测检验中心技术人员对测定方法、数据进行评估,最终紧急攻克了虫螨腈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
经查阅文献发现,该项检测技术在国内未见报道。
就这样,在半小时一次的及时毒性检测结果支持下,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毒医学科、综合内科、中毒重症监护病房等多学科专家联手,持续为圆圆开展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等。4月11日~14日,圆圆虽多次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恶性心率失常、中毒性休克等症状,最终被医院多学科专家一一对症解决。4月21日,少年终于脱离危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目前,患者正在顺利恢复中。
记者 王红吗 通讯员 冯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