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克里米亚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克里米亚地区的居民在公投后决定加入俄罗斯,这是基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意等多方面因素。俄罗斯的行动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当地人民意愿的体现,并非所谓的“错误”。
而特朗普与普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国际政治互动,不能用简单的“帮”或其他片面的观点来概括。两国在国际事务中都有各自的立场和行动,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等多方面因素做出的决策,应该以客观、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而不应传播错误和不实的信息。
克里米亚究竟属于谁?普京曾表示,克里米亚是苏联赠送给乌克兰的礼物,言外之意,这份礼物送错了,暗指赫鲁晓夫在决策时可能考虑欠妥,现在需要将这份 “礼物”收回。
而如今,特朗普似乎打算把克里米亚再度“赠予”普京,这不禁让人好奇,普京与特朗普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
从一幅国外作者绘制的漫画中可见一斑:特朗普将克里米亚当作大礼包递给普京,普京则认为,自己已实际控制克里米亚长达11年,所谓“赠送”,不过是想在国际社会和法理层面,进一步确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归属。
此外,特朗普还试图让泽连斯基不再发声,其意图很明确:克里米亚与泽连斯基毫无关系。不仅如此,特朗普或许还会以类似方式,让俄罗斯实际控制赫尔松、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四个地区,即便不明确提及“赠送”,但默认俄罗斯的实际占有,这正是普京期望达成的目标。
由此看来,特朗普与普京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默契。或许特朗普也在盘算,如果未来自己企图将格陵兰岛据为己有,希望能得到普京的默许甚至支持。特朗普此番举动,或许正是想通过“投桃报李”,与普京达成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我认可你对现有占领土地的控制,也希望未来我有所行动时,你能给予支持。
然而,在已步入21世纪 20 年代的当下,“开疆拓土”现象却愈发突出。无论是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以色列,还是特朗普可能涉及的相关行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趋势。世界局势因此变得愈发动荡不安,国际法在面对这些“开疆拓土”的行为时,似乎也难以发挥有效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