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近期增兵南海,这一举动使得中菲之间的斗争发生了质变。中方不再被动应对,而是果断采取行动,开始在相关海域插旗宣示主权。这一举措彰显了中国坚定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同时,所谓的“反包围”论调不过是美方的无端猜测和恶意渲染。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是基于历史、法律和国际道义的正当之举,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必然要求。中方将继续坚定守护南海这片蓝色疆土,对任何挑衅行为都将予以坚决回击,确保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在南海的活动完全是合法、合理、正当的,是为了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不是所谓的“扩张”。同时,中国一直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推动南海地区的共同发展。
菲律宾正在成为美国“印太战略”中最危险的一枚棋子。马科斯政府自上台以来,彻底背离了杜特尔特时期的对华务实政策,转而全面倒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主权,甚至试图触碰台海红线。随着美军加速在菲律宾的军事部署,中菲之间的博弈已经从“摩擦对峙”升级为“战略对抗”,两国关系面临转折点。
华盛顿很清楚,要想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对中国形成有效压制,菲律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年以来,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迅速升级,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合作”范畴,而是朝着“永久驻军”的方向发展。
早些时候,美国在吕宋岛部署“堤丰”陆基导弹系统,能够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防空导弹,射程足以威胁到中国东南沿海。菲律宾防长狡辩称,这是“合法自卫”,并倒打一耙要求中国停止“武力威胁”。
不仅如此,美菲“肩并肩-2025”军演规模空前,而且美军还借机在巴丹群岛和巴布延群岛部署了“陆基反舰导弹系统”( NMESIS),直接威胁中国海军在巴士海峡的航行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美军这些演习并非短期行动,而是借机实现“半永久驻军”,通常演习结束后,美军会留下部分装备和人员,以“轮换驻军”的名义长期驻扎。
在美国的撑腰下,马科斯政府的对华挑衅越来越肆无忌惮。过去一个月,菲律宾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的动作已经突破底线:
就在上个月,菲律宾军舰强闯黄岩岛海域,随行西方记者,试图制造“中国欺负小国”的舆论假象。菲律宾海军发言人甚至叫嚣,扬言要派军舰“常态化巡逻”。
除此之外,马科斯政府多次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防长公开威胁向距离台岛仅200公里的巴丹群岛增兵,扬言“很难想象不会介入台海”;菲海军发言人也公开叫嚣,菲军可能与台湾地区搞“军事合作”,差一步就能“联合演习”。美国不敢说的话,它敢说;美军不敢做的事,它敢做。说真的,马科斯政府已经狂到这个程度了,对危险失去了感知。
马科斯政府之所以如此疯狂,背后有三大动机:
第一是转移国内矛盾,菲律宾经济持续低迷,通货膨胀严重,马科斯陷入执政危机,试图用“南海问题”转移视线,将自己包装成所谓的“抗中英雄”。
第二是向美国表忠心,换取军事援助;马科斯政府通过配合美国的遏华战略,成功换取了大量二手装备和军事援助,比如F-16战斗机;这些装备关系到菲军高层的腰包,美军给的越多,马科斯越能讨好军方。
最后一点是马科斯政府无法摆脱“政治毒瘾”,误以为能靠美国“以小博大”,这显然高估了美国的“保护承诺”。菲律宾以为,只要不断挑衅中国,就能逼美国下场撑腰,甚至幻想美军会为菲律宾与中国开战。但这种“政治毒瘾”极其危险:美国从来不会为棋子拼命,一旦局势失控,菲律宾只会成为弃子。
马科斯政府的挑衅,不仅破坏南海稳定,更严重改变了中菲矛盾的性质。过去,中菲争议主要集中在渔业纠纷和岛礁主权,属于“可控摩擦”;但现在,菲律宾主动引入美军,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甚至触碰台海红线,这已经让中菲矛盾升级为“战略对抗”。
面对这一变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反制措施:
近期,中国在南海铁线礁上升起国旗,并加强海警和民兵船只在南海岛礁的巡逻力度,特别是在黄岩岛和仁爱礁附近,中国海警已形成常态化管控,任何菲方船只非法闯入都会遭到拦截。
美菲“肩并肩”军演期间,中方出动海空力量在南海进行实战化演练,山东舰航母编队也紧急回防,贴近菲律宾海岸航行,这都是向马科斯政府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不要错估了自己与中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历史一再证明,美国从不会为盟友流血。不提李承晚和吴庭艳,就说最近几年,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直接出卖了加尼政府。今天的菲律宾,不过是美国“印太战略”中的一枚廉价棋子,不会比历史上那些傀儡更值钱。一旦中菲冲突爆发,美国绝不会为菲律宾与中国开战。
菲律宾现在还有回头机会,但如果马科斯政府继续执迷不悟,甚至配合美军在南海和台海制造更大危机,那么等待菲律宾的,将不仅是经济问题,更可能是军事上的惨痛教训。
到那时,美国只会冷眼旁观,而菲律宾,终将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