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的论文造假,怎么发生在本该格外严谨负责的医学领域?
创始人
2025-05-08 09:02:46
0

在医学领域,本应是严谨与负责的圣地,却出现了离谱的论文造假现象,这令人震惊。那些本该基于真实实验、可靠数据的研究成果,却被人为地篡改、虚构。或许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科研成果”以获取名利,或许是出于学术竞争的压力而不择手段。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医学研究的伦理道德,更可能误导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方向,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风险。医学的进步依赖于真实、可靠的研究,而造假行为却如同毒瘤,侵蚀着这一神圣领域的根基,必须予以坚决抵制和严厉惩处。


老问题

事关医疗学术不端,又有一家医院出来回应了。

昨天下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发布情况说明,针对此前该院两位妇科医生发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论文中男性患者样本超六成的质疑,经核查发现存在科研失信行为,院方对相关作者进行了降级和诫勉谈话处理。

又是男性病例,又是妇科病症,如此离谱的搭配,看着眼熟不?

最近一段时间,医疗领域的荒谬事实在不少,先是某护士的论文中被曝惊现“男性患者确诊子宫肌瘤”,接着是宫颈癌、高危产妇等多篇公开发表的妇科论文被扒出存在多个男性病例,一而再再而三,拔出萝卜带出泥,多家期刊和医院均牵涉其中。

如此密集高频的学术不端,且内容离谱程度如此之高,实在超出常人理解。我查了些以往的资料和报道,发现在医疗领域,这样明显颠覆常识的怪事,还真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6年,就有一篇关于前列腺癌研究的学术论文在医疗圈广为传播,论文中竟然出现了超过50名女性前列腺癌患者,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女性哪来的前列腺。当时还有人“神预言”:下次在宫颈癌的论文里,就要看到男性的身影了。果然,如今一语成谶。

一个引发关注的数据是,医学论文的撤稿率。

今年初,《自然》杂志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首次从机构层面对全球论文撤稿现象进行系统性分析,发现某地级市医院以超过5%的撤稿率(2014-2024年)成为世界上撤稿率最高的科研机构。事件曝光后,医院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涉及107篇论文和107起学术不端事件。有机构对不同类型机构的分析显示,中国医院的撤稿率普遍高于高校。

国内调查也发现,医疗领域学术不端的情况不少。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一批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中,8起案例有7起当事人都是来自各医院、医学院、医科大学。在当年的第二批通报中,也有三分之一案例和医院、医学院相关。

真困境

为什么偏偏是医疗这个本该特别严谨的领域,老遇到论文造假的问题?

这深受医生的职业成长路径的特殊性影响。在国内,最优秀的医学人才一般会优先进入公立医院体系,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一条高度一致的职业晋升路径:从初级的医师开始,逐步晋级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最终到主任医师这一高级职称。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薪资,以及是否能开专家门诊等资格,与医生的职业前景有着强关联性。

而上至三甲大医院,下到乡镇卫生院,在国内的绝大多数地区,发论文都是职业晋升的规定动作,而且大多数要求发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或是在相关部门认可目录之内。这意味着医生评职称的论文题材、篇幅等都会面临一定要求。

一边是想进步就要评职称,要评职称必发论文这样近乎刚性的要求,另一边现实却是对于很多医生来说发论文实在不容易。

首先就是客观的条件问题。发论文往往需要做一定的基础研究,或有足够的案例积累。对于一些基层医院,受到病源、人才和设备等限制,既很难积累复杂病例,也缺少做基础研究需要的实验室等设备,进退维谷。

再者,医生的日常一线工作相当繁忙,到底能分出多少时间精力给科研工作,同样是个问题。我认识的一线医生,除去门诊工作外,还需要收治病房、写病历、承担教学工作,如果遇上“白连夜”,下班后已经精疲力尽。做科研的时间,只能从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里硬挤,对时间精力都是很大考验。

医生也是普通人,实际上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全员科研”,尤其是搞基础性科研,既需要耐心时间,也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过度要求医生出科研成果,得到的结果可能反而背离了初衷。

怎么办

医疗领域,职称与论文的难题到底怎么破,这事其实也讨论了很久。

早在2008年,《首都医药》杂志上就发表过文章,讨论医生该不该取消职称;2010年,《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医生造假,和整个考核体系脱不开干系,“为了赢得学术地位,同时获得科研经费,各级医院都把论文列为医生考核的 ‘硬指标’。无论哪级医生,要想晋升提拔,必须先过‘论文关’”。

还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医生的职称制度源于计划经济时代人员管理的需要。在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势必出现新问题。

既然体制机制里存在的矛盾之处看起来都已经很清晰,为什么不直接就取消论文考核,甚至直接取消职称评审?

国家层面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唯论文论”可能存在的问题。2021年8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委已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各个环节,不把论文篇数和SCI等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评审的直接依据,并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

除论文外,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门诊工作时间、收治病人数量、手术数量等也可作为申报条件。

论文和职称晋升脱钩,在一些地方已经试点,但这又带来了另外的担忧。站在一部分医生角度看,论文数量至少是看得见摸得着且可量化的标准,一旦脱钩,临床能力的考核又该以什么作为标准?如果不能量化,好与不好,到底谁说了算?会不会因此反而产生更多更不易察觉的寻租空间?会不会只是把“论文至上”替换为了别的“xx至上”?

或许,更为理想且触及本质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将职称与薪酬体系脱钩,或者说提供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允许医生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职业目标来进行职业路径选择。让科研的归科研,让临床的归临床,人尽其能,各扬所长,也许能带来更健康、更积极的医疗生态。

相关内容

伊朗总统车队因加注掺水汽油...
近日,伊朗总统车队在行驶途中遭遇了尴尬一幕。据悉,车队因加注了掺水...
2025-07-18 15:03:12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刘健主任在...
在“眼整形眼眶病泪道学科临床病例大赛”的舞台上,福州爱尔眼科医院的...
2025-07-18 13:33:17
2025年中招3号简报:提...
《2025 年中招 3 号简报》:在 2025 年的中招进程中,提...
2025-07-18 13:05:43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党建公益项...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的党建公益项目在福州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三届“榕医汇”...
2025-07-18 13:03:34
男子6万租房甲醛超标2倍多...
一位男子花费 6 万租下一处房屋,然而检测后却发现甲醛超标竟达 2...
2025-07-18 11:38:05
最强14级!台风“韦帕”生...
“最强 14 级!”台风“韦帕”强势生成,其威力不容小觑。这一消息...
2025-07-18 11:37:27
录取通知书让最爱你的人拆!...
录取通知书,那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一纸文书,此刻让最爱你的人拆封。当...
2025-07-18 11:35:36
暑期福建推出1号滨海风景道...
暑期福建推出 1 号滨海风景道 7 大旅游线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滨...
2025-07-18 11:05:08
坐高铁必看!这些高铁上的隐...
坐高铁必看!这些高铁上的隐藏细节,你知道几个?当你踏上高铁,留意细...
2025-07-18 10:41:31

热门资讯

伊朗总统车队因加注掺水汽油抛锚 近日,伊朗总统车队在行驶途中遭遇了尴尬一幕。据悉,车队因加注了掺水的汽油而突然抛锚。这一事件引发了广...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刘健主任在“眼... 在“眼整形眼眶病泪道学科临床病例大赛”的舞台上,福州爱尔眼科医院的刘健主任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凭借...
2025年中招3号简报:提前批... 《2025 年中招 3 号简报》:在 2025 年的中招进程中,提前批录取工作已暂告一段落。此次提前...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党建公益项目荣...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的党建公益项目在福州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三届“榕医汇”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这...
男子6万租房甲醛超标2倍多 房... 一位男子花费 6 万租下一处房屋,然而检测后却发现甲醛超标竟达 2 倍多。这无疑给男子的生活带来了巨...
最强14级!台风“韦帕”生成!... “最强 14 级!”台风“韦帕”强势生成,其威力不容小觑。这一消息让福建地区的人们绷紧了神经。气象部...
录取通知书让最爱你的人拆!这一... 录取通知书,那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一纸文书,此刻让最爱你的人拆封。当那熟悉的信封展现在眼前,仿佛开启了...
暑期福建推出1号滨海风景道7大... 暑期福建推出 1 号滨海风景道 7 大旅游线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滨海体验。线路涵盖了福建各地的滨海美...
坐高铁必看!这些高铁上的隐藏细... 坐高铁必看!这些高铁上的隐藏细节,你知道几个?当你踏上高铁,留意细节能让旅程更舒适。座位下方有充电口...
全国第五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全国第五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传来喜讯,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平潭壳丘头遗址是福建史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