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公安始终保持对经济犯罪的高压态势,去年以来成效显著。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执法决心,深入摸排线索,精准打击各类经济犯罪行为。无论是金融诈骗、职务侵占,还是知识产权侵权等案件,公安干警们都迅速出击,不放过任何一个违法分子。通过不懈努力,共为群众挽回损失达 9 亿余元,切实守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让百姓在经济生活中感受到了安全与稳定,为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法治防线。
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记者16日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去年以来,福州警方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紧密依托“e体+”智慧赋能体系,依法严厉打击经济金融领域突出违法犯罪,为群众挽损止损9亿余元,持续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去年9月,福州公安破获全省首例“职业闭店人”合同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欧某。
警方介绍,2018年至2024年期间,欧某与他人合股设立某游泳馆,后因长期亏损,欧某便开展“闭店业务”,即不向客户退还资金,而是将未兑付的课程置换为其他机构的同类或近似的、单价更高的课程,造成大量客户不满后,犯罪嫌疑人欧某失联。目前,福州公安已为受害群众追回受损金额100余万元。
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0余名,为人民群众挽损止损9亿余元。侦破的相关案件被作为经典案件列入最高院2024年度工作报告。
与此同时,福州公安经侦部门按照市委“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理念,优化完善“1188”助企惠企机制,全力护航营商环境建设。去年以来,针对新经济新业态,配套完善差异化企业警务联络专员和警务资源调配机制,通过在数字产业园、重点数字企业等布设经侦联络站(点)38个,为企业提供全时全量、全周期警务供给。去年调处涉企矛盾纠纷1000余起,集中开展统一宣防活动300余场,向相关职能部门、企业推送“两书一单”(提示书、建议书和风险预警备案单)100余份,全面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记者 张铁国)
温馨提示
警方介绍,当前,福州市经济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非法集资犯罪网络化。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外省市输入型案件多发频发,其中以金融理财、基金私募、数字货币、健康养老等为幌子的新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不断呈现,不少弱势群体的养老钱、救命钱血本无归,直接侵蚀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是金融洗钱犯罪隐蔽化。不法分子以利益引诱,利用个人或公司的良好信用及声誉作为掩护,通过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交易渠道,将赌博、诈骗等非法所得的大额资金通过转账、取现等方式进行洗钱。
三是侵害企业犯罪专业化。企业内部管理塌方式腐败犯罪时有发生,通常表现为企业高管或部门负责人进行监守自盗或内外勾结,主要通过职务侵占、侵犯商业秘密、合同诈骗等成本低收益高的犯罪手段套取资金,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行业的良性竞争产生恶劣影响。
如何防范经济犯罪?警方提醒,一是要通过合法投资渠道,对外声称“高回报”“短周期”“固定收益”的往往是非法集资的陷阱,一定要理性分析,及时征求家人朋友意见,做到对高息诱饵不动心,发现异常的,应及时向当地经侦部门反映线索。二是不要贪图“低手续费”“快速到账”等小便宜,更不要将个人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租借给他人使用,提升识别风险能力,切实擦亮双眼,远离洗钱陷阱。三是企业应依法依规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及时发现并填补漏洞,建立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发现企业利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可到全市任一经侦警务联络站点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