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首个全电动码头迎来了意义非凡的首票外贸业务。这座码头宛如一颗闪耀的明珠,在城市的港口中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全电动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对环保的高度重视,更是科技与航运的完美融合。当首票外贸业务在这里顺利开启,那忙碌的场景令人振奋。货轮缓缓靠岸,电动装卸设备高效运作,货物如流水般在码头间穿梭。这不仅标志着榕城在航运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未来的绿色航运发展树立了榜样,将引领着港口行业迈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新时代。
19日上午,60件进口巨型风电叶片支架顺利运抵码头并完成吊装,标志着福州港首个零排放、全电动码头——福建融港码头迎来首票外贸业务。
榕城海关助力福建融港码头首票外贸业务顺利通关。(福州海关供图)
据了解,福建融港码头位于福州港江阴港区,是省重点项目,建设规模为1个5万吨级和1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90万标准箱。
为保障福建融港码头首票外贸业务高效通关,福州海关所属榕城海关提前与码头、船公司、代理单位等密切沟通,坚持“一企一策”“一船一策”做好通关方案,畅通通关链条。
“榕城海关详细指导我们运用通关便利措施,加快口岸查验流程,提高通关时效,保障我们首票外贸顺利进口。”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操作部负责人王伟点说。
未来,福州海关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为外贸企业创造更加高效、便捷、可预期的通关环境。(记者 吴桦真 通讯员 杨斌 叶骁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