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区市场监管局在帮企“信用修复”、助企“减负增信”方面积极作为。一方面,主动深入企业,宣传信用修复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企业对信用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存在信用问题的企业,工作人员耐心指导其开展修复流程,简化手续,提高修复效率。这有助于企业纠正失信行为,减轻因信用受损带来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多种举措助力企业增加信用资产,如开展信用培训,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凭借良好信用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为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化和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福州新闻网11月22日讯(记者 朱丽萍 通讯员 游振云 文/摄)企业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诚实守信的形象与口碑。若企业有了不良失信记录,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则是不折不扣的“污点”,那么企业收到行政处罚后,缴纳罚款完成整改就可以了吗?其实,还差最后最关键的一步:信用修复。11月22日,记者从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长乐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帮企“信用修复”,助企“减负增信”。
帮助企业修复失信信息
信用修复是指失信主体纠正其失信行为的过程。一些失信主体被有关部门联合惩戒、纳入黑名单之后,积极改善自身信用状况,及时履行相关义务,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后,可申请信用修复,移除或终止公示失信信息。
“感谢长乐区市场监管局指导我们进行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现在又有机会参加项目招投标了!”11月13日,长乐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接到这一通电话。
日前,长乐区市场监管局主动靠前服务,帮助长乐区某企业修复失信信息,使企业因失信信息导致无法参与招投标问题及时得到解决,长乐某企业负责人来电表示感谢。
具体情况是,11月12日上午该企业负责人致电长乐区市场监管局信用科,表示在近期的招投标中,因为2022年的一条行政处罚记录,导致其无法参与某项目招投标,咨询如何进行行政处罚信用修复。
招标在即,时间紧迫,在了解企业的诉求后,信用科及时与办案机构核实,在确认该企业已履行义务、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情况后,指导企业准备好行政处罚修复所需要的材料,并于当日下午完成了行政约谈。
在企业信用修复办理中,相关材料由工作人员“帮代办”,帮助其通过福建省人民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并在线同步停止了“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网”和“信用中国”上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
据介绍,之前的流程是企业需要在市场监管所提交材料后,再领取修复决定书,最后到发改局提交修复决定书,才能来完成“信用中国”上公示信息的修复。
让企业“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长乐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共移出异常名录205家,解除异常标注6927家,行政处罚修复2家。据介绍,长乐区市场监管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主动靠前服务,在确保企业已履行义务、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情况下,主动上门帮扶指导,详细讲解信用修复相关的法律法规、修复条件和所需材料,并采取跟踪指导主动提供帮办服务的措施,帮助企业通过福建省人民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平台,进行了信用修复“一件事”在线办理,提交相关材料,完成信用修复。
这一做法极大提升了信用修复的办结时效,让企业“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变被动修复为主动修复,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因未能及时进行信用修复,而影响招投标、获取补贴、货款收取等问题。
下一步,长乐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高效做好信用修复“一件事”服务,不断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推动信用修复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也将继续扩大信用修复相关政策宣传力度,鼓励违法失信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