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风桃源——罗源塔里洋蓝氏宗祠
创始人
2025-07-07 10:05:51
0

畲风桃源——罗源塔里洋蓝氏宗祠,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它承载着蓝氏家族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散发着独特的畲族风情。步入其中,古老的建筑风格扑面而来,精美的木雕、石雕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那庄重的宗祠布局,彰显着家族的威严与传承。周围环绕着宁静的田园风光,与浓郁的畲族文化相互交融,仿佛一幅诗意的画卷。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又能领略到畲族文化的魅力,是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化圣地。


塔里洋蓝氏宗祠,背倚“狮子峰”,坐西南朝东北,群山环抱,契合“狮肩旺地”的风水格局,堪称一方宝地。据史载,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后期,曾于同治年间(1862—1874)重修,后倾圮。清同治九年(1870),由村中贡生蓝礼铨、蓝礼秋主持重建。祠堂为硬山式单檐、土木结构,采用六扇透二层格局,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门楼前六根红色旗杆碣高耸,数面“蓝”字五彩旌旗迎风招展,畲韵浓郁。

罗源塔里洋蓝氏宗祠外观。

走近宗祠,门楼亭右侧悬挂着醒目的棕白相间竖式招牌——“中国畲·罗源装”,旁立青石碑刻“塔里洋畲族文化中心”。花岗岩外墙虽斑驳苍苔,门楼亭旁的两扇水泥大花窗却别具特色。花窗上钉有住建部监制的“中国传统村落塔里洋村”标识牌,彰显其地位。屋顶正脊之上,一尊小象驮花瓶的镇宅饰物尤为独特,寓意吉祥平安,其精巧细致、静谧安然之态,颇为罕见。

祠堂布局分明:前半部含门楼、回照、书院、天井;后半部为大厅。整座建筑面宽19.8米,深25.7米,总建筑面积508.96平方米。门前三对旗杆碣,系清同治八年(1869)蓝礼铨、蓝礼秋及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蓝智凯所立,象征着科举功名与家族荣耀——昔时族人中举,便预先打造旗杆碣,待其荣归故里时高竖旗帜,以此昭示荣光,激励后辈奋发图强。

宗祠大门刻有楹联:“洞入榴花翩翩仙胄;村环飞竹奕奕家馨。”喻示此处与《闽都别记》中所记载的唐代避世传说“榴花洞”或有渊源,令人浮想联翩。宗祠大厅高悬贡生蓝礼钊所撰楹联:“统绪仰潮州帝喾宗风绵德;溯源衍罗邑汝南世系家声。”厅内红柱金联,熠熠生辉,灯笼高悬,彰显文风鼎盛,而畲族传统的山耕狩猎文化在这里亦有体现。

罗源塔里洋蓝氏宗祠内景。

塔里洋蓝氏宗祠是畲族蓝氏八百余年历史的见证,保留着族人的文化根脉。宋淳祐之前已有蓝氏畲民迁居此地;淳祐年间,部分蓝氏畲民迁往浙江;明代则有十一支迁至浙江的景宁、平阳、青田等地。塔里洋村(含塔里、大洋、甲坑、西洋陂四自然村)为纯蓝姓畲族古村落,保留着原生态畲族文化,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可以说,罗源是闽东、浙江畲族的主要祖地,而塔里洋则是其中蓝氏畲族的核心祖地。据统计,至1988年,罗源蓝姓人口约八千,已知有起步浿头、庭洋坂、曹垄,霍口南峰,白塔大项、梅洋、七步、南坂、梅竹塆,松山上土港、前房等十二支系。

作为罗源县唯一的蓝氏祠堂,塔里洋蓝氏宗祠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研究表明,远迁江浙等地的畲族蓝氏多源自此地,是研究畲族迁徙轨迹的关键节点。宗祠的文物价值显著,故被列为罗源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宗祠里还设立了村民议事评理堂,通过探索创新“畲风”评理模式,助推乡村和谐发展。祠内墙上悬挂众多牌匾:塔里洋畲族文化中心、福建艺术中心写生创作基地、中国美术学院福建校友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罗源县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基地、两岸婚俗文旅产业合作基地、红色书屋等。可见此地山水灵气十足,吸引各方关注。如今,宗祠早已超越传统祭祀功能,成为承载历史记忆、促进文化交流、服务社区治理的重要场所。

依山而建的塔里洋蓝氏宗祠。

宗祠内还设有“中国畲·罗源装”展示厅。在这里,人们可以见识到色彩艳丽、风情万种的凤凰装,它们既别致又极富民族特色。其中尤以妇女的凤冠头饰最为抢眼:冠身如凤头,“银杆如啄,脊如额,红红伸展翘”,高耸耀眼,红得灿烂。展厅内,一系列配套的畲族男女服饰及斑斓夺目的畲绣应有尽有。畲族服饰设计与制作别出心裁,技法多为织绣结合,图案鲜艳夺目,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民族特色鲜明。取材源于生活万象:七彩祥云、山花野草、林间鸟兽、雨后彩虹等,皆可入绣。源于生活的元素使图案纹样格外亲切温馨。服饰主色调为黑、蓝,在聚光灯下璀璨生辉,令人着迷。以这些畲族服饰为重要元素的畲族婚礼习俗,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塔里洋蓝氏宗祠里,也可以一窥这项非遗的多彩风貌。

宗祠左侧山坡之上,十六座百年古民居依山而建,石径蜿蜒,造型古朴坚固,构成独特的畲寨景观。村落盘踞于“鼓角岩”半山,绿树梯田环绕。放眼望去,丘陵起伏、屋舍错落、石径绵延,乡野气息浓郁,如诗如画。塔里洋村寨四面环山,山清水秀,翠竹相依,林海竹涛,空气清新,宛如现代“桃花源”。

“中国畲·罗源装”展示厅。

坐拥塔里洋蓝氏宗祠的塔里洋村寨静处于林海竹涛之中,鸟语花香,山野天光相映成趣,原生态景观吸引众多书画艺术家、摄影师及大学生前来观光、写生、拍摄,热闹非凡,被誉为畲族的人间天堂。村子赢得的荣誉斐然:2008年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6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2020年再获“福建省森林村庄”称号。村中至今保留“迎祖”“祭祖”“对歌”“迎亲”“入宅”等丰富畲族民俗,是畲族文化活态传承的珍贵样本。

厅内红柱金联,灯笼高悬。

闽都寻“宗”念念有“祠”

——福州城乡宗祠探访开启续篇

宗祠,记载着一个家族的血脉、迁徙与发展。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以建筑形式存在的一部部家国历史。

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积极发挥宗祠文化的作用,让宗祠更好地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由福州市文旅局、福州日报社主办,福州市图书馆、福州晚报承办的“闽都宗祠寻脉”大型系列报道及出版活动,2025年7月开启续篇,探访美丽乡村,向世界呈现蕴藏于宗祠之中的文旅魅力!

欢迎推荐身边的宗祠,讲述独属闽都的传承故事!线索及投稿请发至邮箱mdxz127188@163.com。(兰平/文 林振寿/摄)

相关内容

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升级啦!福...
暑期临近尾声,随着各大院校进入开学季,赣闽两省各火车站迎来学生旅客...
2025-08-26 00:07:10
连续5年暑假接待16个外甥...
  8月25日,重庆。因连续5年暑假接待16个外甥走红的龚玲军,被...
2025-08-25 21:05:49
无门槛的室内“微运动”,轻...
  工作连轴转、家务琐事缠身……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总抱怨没...
2025-08-25 20:03:16
再次提醒!还在严查!上周福...
夏夜警灯亮 守护进行时,为坚决遏制夏季突出违法行为,福州交警持续保...
2025-08-25 19:34:05
可容纳1800名学生!福州...
走进位于福州大学城的福建医大附属中学项目现场,建设热潮扑面而来,目...
2025-08-25 19:06:23
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办、...
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
2025-08-25 18:39:08
为浪漫而来!2025平潭海...
8月27日至31日,福建平潭将迎来一场以阿卡贝拉合唱为特色的音乐盛...
2025-08-25 18:07:09
特朗普左手又添“新淤青” ...
据美国《野兽日报》24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左手近日出现了一处新...
2025-08-25 17:35:45

热门资讯

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升级啦!福建将... 暑期临近尾声,随着各大院校进入开学季,赣闽两省各火车站迎来学生旅客出行高峰。8月25日至9月18日,...
连续5年暑假接待16个外甥 “...   8月25日,重庆。因连续5年暑假接待16个外甥走红的龚玲军,被网友称为“宇宙最强舅舅”。“宇宙最...
无门槛的室内“微运动”,轻松改...   工作连轴转、家务琐事缠身……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总抱怨没时间运动。久坐除了带来腰背酸痛,还...
再次提醒!还在严查!上周福州已... 夏夜警灯亮 守护进行时,为坚决遏制夏季突出违法行为,福州交警持续保持,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
可容纳1800名学生!福州这所... 走进位于福州大学城的福建医大附属中学项目现场,建设热潮扑面而来,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预计...
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办、国办... 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对外公布。 ...
为浪漫而来!2025平潭海岛合... 8月27日至31日,福建平潭将迎来一场以阿卡贝拉合唱为特色的音乐盛会——2025海岛合唱大会阿卡贝拉...
特朗普左手又添“新淤青” 白宫... 据美国《野兽日报》24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左手近日出现了一处新淤青。他的右手也曾出现淤青,此事引...
外交部驳斥美司令涉华言论:停止...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8月25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近日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在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