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精彩上演,科创与产业在此实现了“双向奔赴”。赛场上,参赛团队携带着各自极具创新性的项目纷纷亮相,他们的创意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些科创项目不仅展现了前沿的技术,更与产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评委们严谨而专业的评审,仿佛是一双双慧眼,在众多项目中挑选出最具潜力的佼佼者。这场复赛,让科创与产业相互交融,共同奔赴未来的发展之路,为城市的创新生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创精英会战 前沿项目争霸
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上演科创与产业“双向奔赴”
42家科创企业携硬核技术同台竞技。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2025年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11日在福州软件园A区1号楼三层演播厅圆满落幕。
本次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由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主办。
多用途机器视觉光学镜头、非淡水综合制氢平台、深海养殖智能识别系统、全髋置换微创手术机器人、二氧化碳高效转化装置等涵盖七大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创新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展现福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最新图景。
复赛现场。
前沿科技破壁 赋能产业升级
福州麦瑞克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用数字技术赋能临床医疗,研发出胃癌荧光微创手术系列产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建立胃癌智慧医疗一体化系统,逐步实现患者与医生信息交互闭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逐步实现产品的功能化和多元化,未来还将让智慧医疗系列产品向集成化迈进。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微创手术的数字化和个体化管理,让每名患者享有微创手术的私人定制。”项目负责人邱文武介绍。
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展示的非淡水综合制氢平台,创新性地融合高通量膜蒸馏与电解工艺,破解了碱性电解槽(ALK)抗波动性、适应高盐水的“ALK+PEM”混合制氢系统及系统废热回用等核心技术瓶颈,实现非淡水直接利用与抗风光波动消纳,为风光基地可再生能源消纳制氢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据介绍,此前该公司相关技术已经用于油田废水制氢,今后还将用于火电厂脱硫废水无纯化电解制氢等领域。
复赛现场还涌现许多令人瞩目的创新项目:柯雷科技(福建)制备的新材料是能代替缝针的医用胶水,不仅能有效止血,还有助于消炎止痛;福建旗山湖医疗科技研发的“全髋置换微创手术机器人”,有望实现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在精密手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藻安科技研发的漂浮型光催化除藻产品,已在全国23个湖泊治理工程中应用……
众多项目深度结合福州本地产业特色与发展需求。如“深海养殖水下生物动态智能识别”“智造世界——渔业智能识别”“福清一都休闲农业研学基地”“苍莘欲滴——山苍子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等,聚焦福州的海洋渔业、农业基础,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医疗机器人、高端光学镜头、光通信器件等项目,则瞄准福州正在发力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些项目呈现一些特点,例如技术壁垒高、产业适配性强、商业化路径清晰等。”大赛评委表示。
藻安科技介绍项目并答辩。
人才矩阵成形 创新梯队完备
泉镓科技(福州)有限公司聚焦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关键技术研发,并计划把它做成产品。但做这种材料的功率器件有个非常关键又很难的步骤叫“外延”。此前,其产业链关键的外延环节长期被外国垄断。该团队依托十年技术积累和独特设备改造能力,成功突破封锁,自主研发的外延技术及功率器件已达到国际前列水平。
这种材料有多牛?首先,它特别“抗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其次,它非常“省电”,用上它能大大减少设备的能耗。“我们可以将这项技术应用于AI、5G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轨道交通等领域。”该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强大的团队实力是这一切的基石。据悉,该公司核心团队包括两位拥有海外背景的资深行业专家,以及一批来自“985”“211”高校的硕士、博士。企业创始人为福州大学教授张海忠,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微电子专业。
本次大赛还吸引了多维度创新人才同台竞技:“数字赋能——智慧医疗领航者”项目的导师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百强名医黄昌明担任;“净界——低碳清洁养殖的环保卫士”项目汇聚了第二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侯红勋、西安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哲等“智囊团”;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博士、硕士占比超89%;新材料领域企业中融科技集结海内外技术专家,突破高精度蚀刻液国产化瓶颈;福建省机器人智能研究院博士团队主导的“仓储智库Agent”项目,实现物流决策效率提升40%……
“在这个大赛舞台上,我看到许多朝气蓬勃的创业者发光发热,这让我深受鼓舞。”泉镓科技(福州)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赛聚集各路人才精英,给了他宝贵的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近年来,福州前瞻谋划,建设福州科创走廊,发挥“榕创嘉年华”“好年华 聚福州”等引才聚智品牌效应,依托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聚焦新一代光电、自主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领域,为科技前沿项目搭建了一个投融资对接、孵化培育平台,引导钰融科技、云一科技、星云电子等一批优秀参赛企业,用创新产品抢占新赛道,构建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支撑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泉镓科技(福州)的研发工程师展示氧化镓产品。
赛事效应凸显 创新生态加速形成
福建远近传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家用充电桩产品,不仅能实时监控全屋能源消耗,还具备自动调节充电功率功能。该产品支持与光伏、储能系统联动,可在电价高峰时段优先使用绿色电力,有效降低用户成本并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此外,系统还能智能计算最优充电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为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的“回头客”,远近传能继去年参赛后,今年携升级产品再度亮相,并已获得3项授权发明专利。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吴孙鑫表示:“今年是我们第二次参加这项赛事。去年通过大赛这个平台,公司提高了曝光度,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关注度,让更多同行和投资机构了解了我们。今年参赛,我们更希望接触行业新思路,探索跨界合作可能,以研发更优质的充电解决方案,并进行市场推广。”
在创客眼里,大赛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当前,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初期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大赛的主办方瞄准企业的痛点、难点,今年将向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招商银行福州分行等机构推荐优胜企业,提供研发贷、投联贷、高科技人才创业贷等多元化融资产品。
许多参赛者表示,主办方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服务政策,是吸引企业参赛的重要原因。例如,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福州)基地将为进入市复赛的企业提供免费工位或小型独立研发空间,以及政策规划、申报咨询等服务。大赛主办方还将为优胜企业提供赛后专项辅导计划,联合福州电视台精准匹配需求,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参赛项目成功晋级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可申报省科技厅创新资金项目,并获优先支持。创新资金项目采用后补助方式,补助金额为30万元至45万元。此外,还将遴选优秀项目在自创区福州片区和福州科创走廊进行转化落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奖金方面,本次大赛奖金总额达102万元,具体设置为: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3万元,最受欢迎创新企业奖3万元,榕台融合科技创新奖、海洋科技成果创新奖各2万元,优胜奖1万元。(记者 梁凯鸿/文 原浩/摄)
上一篇:中美青少年以歌会友唱响榕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