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团队研发出的“除藻天网”令人瞩目。这一创新成果如同一张神奇的大网,悄然投入到治理水体藻类污染的战场。“除藻天网”利用独特的材料和技术,能够高效地吸附和清除水中的藻类。在实际应用中,它犹如一位默默奉献的卫士,缓缓展开在受藻污染的水体之上,仿佛织就了一道绿色屏障。通过物理吸附等方式,快速而有效地减少水体中的藻类数量,为净化水质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解决水体环境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展现了福州大学在环保领域的卓越科研实力。
福州大学团队研发“除藻天网”
除藻率超98%,安全无污染
在高温、强光和适宜的水温条件下,蓝藻会迅速生长和繁殖,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还可能产生藻毒素,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记者获悉,福州大学产研成果转化团队藻安科技,研发“光催化除藻天网”,安全除藻。
藻安科技总经理黄宇洲介绍,“光催化除藻天网”的奥秘在于其中负载的“除藻粉末”。这种粉末在阳光下能激活成亿万把微小的“分子剪刀”(即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质),精准地“剪”开蓝藻的细胞壁,破坏其内部“生命工厂”。实验证明,“分子剪刀”的除藻率达98%以上,远超传统手段。
更妙的是,这张“除藻天网”设计精巧,可以轻松回收,彻底杜绝了传统药剂或粉末残留造成的二次污染。
“除藻天网”对水生态系统很友好。治理前,水域浑浊不堪、鱼虾绝迹;治理过程中,水质指标稳步回升;治理后,水体变得清澈,水草舒展、鱼虾嬉戏,生态系统全面“苏醒”。
藻安科技研发团队还使用“三维荧光检测”结合毒理学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审判”。双重验证证明,整个除藻过程安全无污染,产生的中间产物无毒无害,实现了与水生生物和谐共处。
藻安科技还在相关水域装上了“智能哨兵”系统:无人船搭载传感器高效巡航;数据实时回传“智慧大脑”;结合AI大模型的预测能力,提前精准预判蓝藻何时会“兴风作浪”。
据了解,在福州仓山龙津水系,这张“除藻天网”仅用30天就让水体“旧貌换新颜”;在江苏,“除藻天网”交出了97%蓝藻污染物去除率的亮眼成绩单,赢得了长期合作。
据悉,这项“中国智造”已入选国家级水环境治理创新案例,获得6名院士的联名“推荐信”。
黄宇洲介绍,藻安科技立志做中国光催化除藻技术的“领头雁”,并推动“福建治水经验”走向全国。(记者 梁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