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生季,家长们需警惕“托关系入学”这种不良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以能通过关系帮孩子入学为由骗取钱财。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让真正优秀的学生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也损害了其他家长和学生的利益。教育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此类违法活动,家长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所谓的“关系”所迷惑,共同维护教育的公正与纯洁,为孩子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学习环境。
7月是一年一度的招生季,部分家长为了让子女进入理想的学校,动起了歪脑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精心布下陷阱。近日,鼓楼法院就审结了一起类似的诈骗案件。
原来,被告人王某某,多次在朋友中谎称自己是某保安公司的老板,且和福州某重点中学有关系。家长林某某听说此事后,联系上王某某,希望其能为自己的子女办理入学事宜,王某某则以需要请客送礼、缴纳入学费用等理由,先后让林某某向其转账15万余元。与此同时,王某某还谎称自己可以帮郑某某办理入学某职业技术学校,骗取郑某某转账人民币3000元,王某某将钱款用于个人和家庭日常开销。
当年8月底,事情败露后,愤怒的家长选择报警,王某某遂被公安机关抓获。鼓楼法院经审理,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责令被告人王某某退赔被害人林某某经济损失人民币153840元,退赔被害人郑某某经济损失人民币3000元。
法官提醒,各类院校入学均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官方流程,家长应通过教育部门、招生学校等正规渠道办理入学手续,切勿轻信“花钱买名额”“托关系入学”等说辞。(记者 阮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