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全省首创的一站式卒中救治模式,堪称医学领域的一大创举。在这一模式下,患者无需辗转多个科室,从进入医院到接受精准救治,全程一气呵成。急诊、神经科、影像等多个科室紧密协作,绿色通道迅速开启。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快速完成各项检查与评估,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无论是溶栓还是取栓等关键救治环节,都能高效、有序地进行。这种一站式的救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让更多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记者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获悉,该院整合全院资源,聚焦脑卒中患者需求,打通“检查-诊断-治疗-术后管理”流程,在省内率先打造一站式卒中救治“零停顿”模式,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
家住鼓楼区的王大爷是该模式运行后的幸运儿。前不久,76岁的王大爷起床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的症状。5个多小时后,王大爷症状不断加重,开始言语不清、无法站立行走等。家人将其紧急送至协和医院急救中心。
“经验老到”的急诊科分诊台护士,第一时间判断王大爷八成中风了,但距离症状出现已过去5个多小时,早已错过静脉溶栓的最佳治疗时间。分诊台护士“一键”启动卒中救治“零停顿”模式。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开始了。
急诊科是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的“前哨”,首诊的效率直接影响后期疗效。与其他医院相比,协和医院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创新采用“脑血管病专科医生+介入专家团队+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机制。分诊台护士预判王大爷大概率中风后,直接联系脑血管病科专科医生首诊,而非普通急诊科医生。仅耗时半小时,王大爷便完成术前评估,被推入手术室。
经过检查,医生判定王大爷脑血栓的长度与位置。王大爷有介入治疗手术指征后,便被医护人员从急诊科抢救室直接推送至急诊科内的导管室,两者的直线距离不足10米。将介入导管室融入急诊科,探索“急诊救治室-急诊手术室”一体化机制,也是协和医院的一项创新举措。“介入导管室与急诊科一体化布局,不仅缩短了院内救治时间,同时减少术前急症患者的搬送与转运,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恢复健康赢得更多时间。”协和医院院长陈椿说。
经过半小时的奋战,脑血管病科介入团队便成功完成了颅内机械取栓手术。数小时后,王大爷便能四肢活动自如。3天后,王大爷语言功能恢复如常,又像往常那样侃侃而谈。(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欧阳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