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上新!近日,在海南万宁地区传来喜讯,科研人员发现了壁虎属的新物种——“刘氏壁虎”。这一发现令人振奋,彰显了海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刘氏壁虎”体型小巧,身上的斑纹独特而美丽,其生活习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不仅为生物学界增添了新的研究对象,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对生物资源的保护。海南万宁这片土地宛如一座天然的生物宝库,不断孕育着新的生命奇迹,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物种发现,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近日,海南省林业局周润邦等研究人员在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发现了新的壁虎属物种——刘氏壁虎。
刘氏壁虎体型较小,身体细长,头部和身体的背侧呈灰褐色,从颈部到尾部膨大部分有七块大型不规则的深褐色斑块,每块斑块大小相似。吻鳞呈方形,中部无缝合,鼻孔呈椭圆形,瞳孔垂直,呈椭圆形。
背部正中有一条褐色条纹,从颈部延伸到尾部膨大部分,并穿过背上的深色斑块。腹侧,包括头部、腹部和四肢,呈浅黄色背景色,散布有小黑点。尾部的底色为棕色,饰有六条不规则的黑白相间的条纹,每条条纹边缘有浅浅的深褐色波浪形边界。四肢呈灰褐色,有深色条纹,指和趾之间有蹼。
目前所知,刘氏壁虎仅分布于大洲岛和海南万宁市的新群村。这种新物种是夜行性的,主要栖息在大洲岛森林中的灌木枝条和裸岩上,在新群村则栖息于废弃房屋中。
迄今,海南已记录到中国壁虎、蹼趾壁虎、海南壁虎、自然保护地壁虎、刘氏壁虎共5种已知的壁虎属物种。据悉,壁虎是昼伏夜出的小型爬行动物,主要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如蚊子、苍蝇、蟋蟀、蟑螂等。
(图片来源:海南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