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治疗吞咽障碍患者,获评福建省“最美医师”
邱丽芳:让更多人能说清话吃好饭
邱丽芳。
2025年福建省“最美医师”名单公布时,邱丽芳正在新疆昌吉忙着手头的工作。这位来自福建省康复医院言语治疗部的“85后”副主任医师,带着一套治疗吞咽、言语和认知障碍的前沿技术,已在祖国边疆帮了不少人。
说话、吃饭、认人,这些健全人觉得稀松平常的事,对许多患者来说,却是一种奢望。有的老人中风后难以吞咽,反复气道误吸引发肺炎、发烧,只能插着鼻饲管维持生命;有的小孩天生说话含糊,家长只能半听半猜……这些场景,是邱丽芳入行后放不下的心头负担。“其实多数人通过规范训练,都能好起来。”她常说的这句话里,藏着一颗医者仁心。
为精进医术,2016年邱丽芳在单位支持下远赴美国杜肯大学攻读言语语言病理学硕士,把前沿的现代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她所在的福建省康复医院言语治疗部,业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治疗体系:吞咽语言康复训练、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如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加针灸,多管齐下帮许多人找回了正常生活。
去年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选派援疆干部,要求其中有具备吞咽、语言和认知障碍临床治疗经验的医生。邱丽芳果断报名,成为福建省康复医院首位援疆女医生,此行为期一年半。
“我想为病人尽一份力。”邱丽芳于今年年初在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开设了吞咽语言认知障碍特色门诊,一口气引进了七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三项填补了当地空白,分别是:用喉镜检查吞咽情况、用神经调控治疗吞咽困难、帮气切的病人重新说话。她手把手教当地医护人员规范的康复诊疗,让这些技术在边疆扎根。
一名65岁的哈萨克族老人,中风引起吞咽功能受损,咽不了东西,插了两个多月胃管,一度觉得自己没希望了。邱丽芳给他量身定制康复方案,并给予悉心指导。仅两周时间,老人就能吃半流质食物了。
还有一名快上小学的男孩,量表评估的说话清晰程度只有50多分,家长急得不行。邱丽芳每周给他做三次语音纠正,还教家长怎么帮孩子练。三周后,孩子说话清晰多了,达到了80多分,多个原本发不了的音节也能准确发出了。
如今,邱丽芳正着手为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建设一个无创神经调控区,并希望后续把经颅磁等神经调控技术推广到新疆更多地方,让更多人能说清话、吃好饭,重新尝到生活的甜。(记者 朱丹华/文 受访医生供图)
上一篇:福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下一篇:“诗画闽江”两条文旅航线正式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