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在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前举行
纪念墙落成十载 八千多英名永驻
9位抗日志士后人共同执火炬点燃“抗战精神传承长明火”。
“他们有的虽未能亲眼得见今日祖国之强盛,但我们可以欣慰告慰:今日中国,如您所愿!”8月31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三山人文纪念园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前,一场承载着敬意与传承的纪念活动庄重举行。各界嘉宾、抗日志士及后人代表600多人齐聚于此,共同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今年,也是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落成10周年。十载春秋,巍巍丰碑默然矗立,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历史。
社会各界人士敬献鲜花。
深切缅怀 燃传承火种
佩戴起特制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徽章,在纪念墙上郑重签名,与采集来的火种合影留念……8月31日8时许,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前已是人头攒动,早早来到这里的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崇敬之情。
凝视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墙上8564个名字熠熠生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位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抗日志士,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父亲是抗日志士郑其土。”郑方干在父亲名字旁贴上小小的五星红旗,“这是告慰先人的一种方式,我们没有忘记他们,大家都没忘记他们!”记者看到,许多抗日志士姓名旁都贴上了小小的五星红旗。
戴着纪念徽章的两位抗日志士——97岁姜汝焕和101岁陈世明的到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很高兴,看到很多熟人。”陈世明笑呵呵地拿出早已写好的两张中英文题字赠与福建省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会长凌冰。一张写着“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一张写着“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这是老人对后辈的谆谆嘱托。
9时03分,穿透时空的号角声响起。这号角,是告慰,亦是召唤,唤醒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胜利?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在号角声中拉开帷幕。随后,全场肃立,《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回荡在纪念园上空,嘉宾们向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行注目礼,用最庄重的方式致敬英烈。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抗日志士姜汝焕和陈世明献花;主办方及参与单位代表向纪念墙敬献花篮并整理绶带。朵朵鲜花寄托哀思,条条绶带承载敬意,诉说着后人们对前辈先烈的深切缅怀。
抗战的精神需要薪火相传。现场大屏幕上播放的“薪火八闽”采集视频,带领大家回顾1个月来的火种采集历程——从福州八一七烈士墓到福建省闽浙赣边区革命纪念碑、福建省闽粤赣边区革命纪念碑,从闽侯大湖抗战遗址到陈绍宽上将故居、福州解放纪念碑、福州长江支队纪念园,每一处都是一段悲壮史诗,每一簇火苗都是一粒不灭的精神种子。
在众人注视下,抗日志士姜汝焕和陈世明从火种台引出火种,并为9位抗日志士后人点燃火炬,再由他们共同执火炬点燃“抗战精神传承长明火”。跳跃的火焰升腾而起,象征着无数抗日志士用鲜血和牺牲铸就的抗战精神将在一代又一代后人手中永续传承、永不熄灭。
101岁的陈世明和97岁的姜汝焕引出火种,为9位抗日志士后人点燃火炬。
追忆往昔 话传承使命
历史的记忆需要实体的承载,精神的传承需要后人的接续。
福建省政协副秘书长、台盟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许勇铁代表活动主办方在致辞中说:“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精神纽带。”
老红军、抗战时期八路军120师排长王玉清之子王宁表示:“两年前,103岁的父亲谢世。去世时,他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看到两岸统一。作为儿子,我觉得对父亲最好的告慰,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两岸统一那天,我一定会到这里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这是他最想听到的好消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父亲一生奋斗的目标。”
“抗战时期,旅居菲律宾的爱国华侨以捐款、捐飞机、组团回国参战等实际行动积极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并且成立了唯一的一支海外抗日武装——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与菲律宾人民并肩打击日本侵略者……”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第五大队指导员郭钢之子郭建安作为海外华侨抗日志士后人代表发言,讲述先辈们的热血故事,展现了海外侨胞的家国情怀和国际主义精神。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山河同气,永续传承。”当天,台湾抗日志士后人与大陆创作者联合手书的作品寄至现场,并捐赠给三山人文纪念园收藏。台湾著名诗人、书法家陈志声创作的诗词也同步捐赠。
亲属仔细擦拭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上的亲人名字。
建纪念墙 立传承丰碑
今年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落成10周年。
活动现场播放的2015年纪录短片,将时光拉回10年前的奠基时刻,让众人看到这座丰碑背后无数人的心血与坚持。2015年清明,为彰显福州抗日志士爱国抗敌事迹、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福州晚报同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及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福建省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福建省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福建省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福建省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福建福马海军联谊会携手,决定共同推进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的建设。同年7月7日,300名国共两党抗日老兵后人齐聚三山人文纪念园,共同见证纪念墙奠基;9月1日,纪念墙庄严落成,首批6946位志士英名刻于墙上,两岸老兵代表携手揭幕。这座承载民族记忆的丰碑,从此屹立于闽都人文中轴线北端的三山人文纪念园。
“10年前,我父亲与从台湾来的抗日老兵宋炯将军一起,为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落成揭幕。当时,我和母亲陪同年过九旬的父亲前来参加活动,他看着满墙密密麻麻的名字,注目许久,思绪万千。那天,父亲沿着纪念墙走了一遍,生怕漏过他熟悉的名字,并献上一束又一束的黄菊花……前几年,父亲因身体原因无法前来,但他都会叮嘱我们儿女来替他献上一束花。”王宁回忆道。
“这座纪念墙总长70米,墙上镌刻的8564位志士英名,涵盖国共两党、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等,是全民族抗战的缩影。我们以青石为纸、以刻刀为笔,写下了一部永恒的史诗。”联合创建单位代表、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刘云刚介绍,从2015年奠基立石,到如今十载春秋,纪念墙已成为福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人文地标。纪念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象征,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何等来之不易。
为留存十年记忆,活动主办方特别制作《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建成十周年纪念画册》,并赠与共建单位和学校。
10时左右,纪念活动进入尾声。全体嘉宾依次移步纪念墙前,敬献鲜花,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抗日志士的深切缅怀。
80年沧桑巨变,岁月冲刷不去对历史的敬畏;10年春华秋实,纪念墙始终坚守“为了每一份纪念”的初心。
(记者 何佳媛 关志杰/文 郑帅/摄)
上一篇:暴雨!冰雹!福建天气将反转了?
下一篇:一等功爷爷送孙子去国防科大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