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循环利“废”
红庙岭第二轮渗沥液处理项目投用
垃圾渗沥液处理是城市固废治理的一大挑战,也是保障环境安全的关键环节。9日,记者从福州水务集团获悉,经全力攻坚,红庙岭第二轮渗沥液处理项目已顺利完成竣工验收,红庙岭渗沥液处理厂低浓度渗沥液处理能力从2100吨/日提升至2600吨/日。
“这是膜地块污水综合处理间,那是预处理综合处理间……”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里,处处是郁郁葱葱的场景,新建成的红庙岭第二轮渗沥液处理项目现场内,工作场景井然有序。
据福州水务集团所属海峡环保公司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渗沥液作为垃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大量氨氮、重金属、氯化物及难降解有机物,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土壤、水体及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做足垃圾处理的“绿色功课”,大幅提升低浓度渗沥液处理能力,是此次项目建设的重要目标。该项目增设了一套具备450吨/日处理能力的NF膜浓缩液和100吨/日处理能力的RO膜浓缩液处理工艺。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建成,项目团队组织成立安全专班,实行专人分区负责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安全监管。“通过‘签批—交底—实施—验收’闭环管理,确保每一项高风险作业都有专人盯守、每一个安全节点都有组织保障,每一项高风险作业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该负责人说。
作为项目亮点,原本污浊的垃圾渗沥液经蒸发结晶后,变身为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氯化钾的产物,可作为工业盐外销,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实现了污染物变废为宝,更彰显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创新成效。
“此次红庙岭第二轮渗沥液处理项目的竣工,为城市破解渗沥液处理难题提供更优方案,同时,也以稳定达标的出水水质,显著提升的处理能力,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筑牢屏障。”该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还将加速跑出资源化利用探索的新路子,助力垃圾渗沥液处理向高效、低碳、可持续方向迈进,为榕城不断增绿提质。(记者 孙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