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发改委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实干促发展 用心护民生
闽江奔涌,潮起东南。三十载砥砺奋进,福州坚定不移沿着“3820”战略工程指引的方向,向现代化国际城市大步迈进。福州市发改委以实干为笔、以民生为本,持续推动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活力。今日的有福之州,正以创新之姿、开放之态、生态之美、民生之暖,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篇章。
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创新潮涌
数字经济领跑新赛道
三十年来,福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经济浪潮在这片热土上澎湃涌动。
闽江畔,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宛如星际飞船,这里成功举办了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夜幕降临,海峡金融商务区的灯光秀变幻出数字流光,与闽江水影交相辉映,成为福州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据统计,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7900亿元,位居中国数字城市百强榜第22位,全省第一。
在福州新区,存储、超算、智算和数据交易等数字产业全链条布局,筑牢数字新基建底座,助力“港数闽存闽算”“车路云一体化”“人工智能+”等应用落地。2024年,福州115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领域创新企业,占全省超三分之一。
创新活力在这片土地上蓬勃迸发。福州东南科学城加快建设,闽都创新实验室建成投用,科创走廊形成“两核双廊十四片”空间格局。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福州分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福州研究院等高端平台相继落地,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海上福州”亮点频出。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全国首个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动链平台投运,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母港一期码头顺利验收,多个海域入选国家级海洋牧场。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开展项目攻坚系列行动,推动旭川新材料、三钢闽光产能置换、福耀全球出口基地项目开工建设,福达智能仪表、恒申特种气体、中景石化全球最大单套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市连续28个季度在全省重大项目亮晒中位列前三(其中24次第一)。“五全”抓招商,引进落地福米智能制造产业园、经纬卫星运营中心、中石油LNG、永荣锦逸新材料、青山航海装备产业园、万华MDI一体化扩能配套等产业项目,2024年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全省第一。
三十年来,福州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跨越:地区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464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42万亿元,年均增长11.3%,经济总量位居全省首位,位列全国城市第十七位。
开放扬帆
海丝核心区联通世界
三十载开放征程,福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世界。
在福州自贸片区码头,集装箱起重机如钢铁巨臂般忙碌运转。一艘艘远洋货轮鸣笛启航,驶向全球各大港口。福州港开辟了7条“丝路海运”航线,中欧、中老班列等海铁联运通道畅通无阻。黄岐港区、罗源湾港区环下屿岛作业区口岸扩大开放。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一架架银鹰起降不息。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运营国际航线14条、地区航线5条,架起福州联通世界的空中桥梁。
中印尼“两国双园”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形成双向合作项目73个,总投资930亿元,全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落地。
福州成功举办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海丝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开幕式、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位于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的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
生态作笔
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三十年绿色发展,福州将生态优先理念深植城市肌理。
城市中央,福道如绿色丝带蜿蜒山间,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福州市民的日常享受。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1.77%,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榕城新时尚。2024年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48.6%,绿色出行比例达81.9%。滨海快线通车后,福州地铁运营里程将突破200公里。连江县发放全国首张蓝色碳票,为海洋碳汇认证和交易提供了合规化范本。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工业园区。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
闽江河口湿地,万亩芦苇荡绿浪翻滚,成群的水鸟在滩涂上嬉戏觅食。这里经过生态修复,鸟类种群数已恢复至337种。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在此捕捉到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水禽的倩影。这片湿地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率达15.14%,湿地面积居全省第一。
今年7月,福州正式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是福州继2003年获评“国家园林城市”、2017年获批“国家森林城市”之后,在生态建设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
老人在长者食堂用餐。
民生为基
筑就幸福宜居新家园
三十载民生改善,福州用温情笔触描绘幸福图景。
鼓楼区军门社区的长者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老人们围坐一桌,笑声不断。全市建成养老机构168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545个、农村幸福院1894个、长者食堂609个,提供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72万张,健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
教育领域的变化同样令人欣喜。“十四五”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6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08万个;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0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35万个;新改扩建完中、高中35所,扩容高中学位2.5万个。全市280个教育集团覆盖千余所公办校,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子。
医疗卫生服务持续升级。滨海新城综合医院、孟超肝胆医院金山院区、市中医院五四北院区、市第一总医院仓山院区等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开展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试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5家,普通门诊“一号管到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举措全面推行。
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补助标准以及城乡低保标准等稳步提高。一揽子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等社会救助补贴标准。这些普惠民生举措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福州市发改委将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续写更加绚丽的福州篇章!(记者 赵铮艳/文 池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