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法治软实力 助推发展硬实力
福州高新区构建特色普法系统
法治新风润高新,普法善治促发展。近年来,福州高新区以提升法治软实力助推发展硬实力,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起具有福州高新区特色的普法系统。
“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向群众讲解宣传册。福州高新区政法办供图
强化组织领导
构建普法工作体系
为健全普法工作机制,福州高新区成立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下设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制定履职评议实施办法,编制并公示责任清单,将普法责任分解到部门,形成可量化、可考核的责任依据,努力形成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领导干部是法治建设的“领头雁”,福州高新区深入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并坚持以考促学。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内法规测试8次,参与测试人员达1400余人次。同时,福州高新区严格落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年终述职制度,有效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创新普法入企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老板,这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万万不能做啊!”日前,在北卡科技有限公司,一场别出心裁的普法情景剧精彩上演。
据悉,为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福州高新区精准对接企业法律需求,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普法创新模式。聚焦合同风险管控、劳动用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等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三大类法律问题,福州高新区持续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邀请律师、法官为园区企业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法律意识。
为了让法治宣传入心入脑,福州高新区还将普法场景从会议室延伸至企业生产车间、园区广场等地,通过互动体验、趣味游戏、沉浸式法治情景剧等形式,让法律知识“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为营造浓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助力。
推进多元普法
拓展宣传覆盖广度
福州高新区的街头巷尾,活跃着许多“蒲公英”普法志愿者。
为加强普法队伍建设,2022年,福州高新区成立“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目前共吸纳志愿者90人。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福州高新区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军营、校园、村(社区)等场所,开展“法律七进”活动,让法治宣传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福州高新区还全力实现辖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并通过培训、旁听庭审等方式,培养417名“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普法力量,常态化走村入户、下沉一线,开展“点对点”普法,将法治理念带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加强阵地建设
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021年初以来,福州高新区依托村居宣传场地、城市公园等公共平台空间,在水西林、仙踪寺等地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将法律知识融入群众日常。
2023年8月,南屿镇落成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国防法治教育基地,通过设置文化标识牌、法治文化景观,将法治文化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2023年4月,福州高新区举办国家安全教育展,展出国家安全工作成就和无名英雄事迹,吸引辖区10余所中小学、高校和数家园区企业的2000多人参观,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维护国家安全意识,赓续法治精神。
为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福州高新区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行动。截至目前,已创建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村4个,以点带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记者 肖远强 通讯员 赖凤才 魏杰 林丽榕 彭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