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义窑文化
刘榕冰:让千年瓷片“开口说话”
在闽江支流安仁溪畔,千年义窑遗址无声地诉说着海丝往事。一位身着素色棉麻的女性,正带领团队将破碎的瓷片拼接成完整的历史拼图。她是刘榕冰,省、市级非遗闽清义窑青白瓷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陶瓷文创的先行者。
刘榕冰。记者 石美祥 摄
刘榕冰出生于闽清一个小乡村,自小就在家族陶瓷烧造业中耳濡目染,熟知陶瓷瓷砖、电瓷、日用瓷等制作过程。2005年,她辞职下海,开启了陶瓷外贸生涯。
刘榕冰敏锐地发现,闽清瓷砖虽畅销却深陷“低端”标签。2007年,她偶然在博物馆看到义窑青白瓷残片,瞬间被那“青中带白、白中泛青”的独特釉色震撼。带着对家乡陶瓷文化的使命感,她踏上了义窑复兴之路。
刘榕冰组建的陶瓷艺术研究院联合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多所高校,展开技术攻关。团队多次深入闽清东桥镇义由村,在100余个古窑遗址中采集标本,通过科技手段逐步还原宋代义窑制瓷工艺。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刘榕冰熟练掌握了义窑陶青白瓷的练泥、拉坯、修坯等基本工艺操作及青白瓷模印、粘贴、堆贴、堆塑、施釉等工艺。2018年,义窑青白瓷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刘榕冰也于次年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刘榕冰创立福建索佳艺陶瓷有限公司对义窑青白瓷进行修复,将义窑烧制技艺及对义窑的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转化,提出“陶瓷+文创+生活方式”的理念并进行推广。在她推动下,义窑古址所在地成为中小学非遗溯源研学实践基地,每年吸引上万人次研学体验,义窑非遗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抓手。
面对义窑遗址保护与开发的难题,刘榕冰作为市政协委员,连续多年在福州市两会上提案,呼吁建设陶瓷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加强义窑文化保护。2025年,义窑文化旅游区启动规划,计划打造古窑遗址博物馆、陶艺工坊集群和海丝文化体验带。“我们要让游客沿着千年的古道聆听古窑的故事,读懂闽清陶瓷的千年史诗。”刘榕冰说道。(记者 林春长 实习生 李旖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