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介绍很全面,商业落地的逻辑还需梳理”“PPT内容太多,亮点特点不够突出”……第六届海峡两岸(福州)职工三创大赛导师陪跑活动近日圆满收官。两岸融合协作组项目享受到了不少“政策小灶”,让台胞职工创业者收获满满。
作为市总工会“技能加油站”的关键实践,“导师陪跑”计划吸引了超过60%的本届职工三创大赛复赛入围项目参与。陪跑不仅帮参赛团队破解复赛备战“痛点”,提供专业指导、项目孵化建议以及落地转化的支持,更推动两岸职工创新想法从“纸上”落到实处。
想台胞职工创业者之所想,大赛组委会专门向两岸融合协作组分享“零租金+全链条创业服务”的全国工会系统首创服务,欢迎台胞职工三创项目来福马产业合作园城市中心孵化服务园,享受免费办公空间、政策咨询、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市总工会还开展多场台湾专场推介会,举办“台湾在闽创业项目成果展示和推介会”等活动。
作为另一个为台胞职工开的“小灶”,大赛组委会特邀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为台胞创业者“把脉”。他凭借丰富的两岸企业合作经验,从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市场竞争分析,到真实的评审视角,帮助参训的台胞团队清晰看到项目“落地福州”的可能性。“无论决赛输赢,接受导师陪跑服务的每个项目都能在互动中找到合作可能,甚至成为合作伙伴,携手来福州开创新的事业。”马彦彬说。
“‘导师陪跑’不只是助力单个项目晋级,更要搭建两岸创新创业创造资源互联互通的平台,让两岸职工在共同创业中凝聚共识。”市职工三创中心负责人说,让参赛台胞真正融入两岸融合的“家生态”,从备赛到落地,要做到导师陪跑不止、工会支持不断。
据悉,国庆长假结束后,大赛组委会还将把服务延伸至马祖,通过联合培训及产融供需会等活动,打造两岸技能人才交流与项目对接生态圈,助力更多两岸职工三创成果落地。(记者 李白蕾)
上一篇:党建调研行丨有福之州的幸福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