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村的蝶变》
曾经的溪南村,或许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村中的道路狭窄且崎岖不平,房屋大多破旧,环境卫生也不尽人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溪南村迎来了蝶变。崭新的柏油马路在村里延伸开来,交通变得便捷顺畅。一栋栋漂亮的民居错落有致,白墙青瓦,展现出乡村独有的韵味。村里大力整治环境卫生,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景象随处可见。文化广场的修建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之所,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增长。如今的溪南村,已从落后的旧模样蜕变成充满活力、美丽富裕的新农村。
溪南村是闽侯竹岐乡的一个小村,位于113县道最末端,四面环山,一条小溪贯穿全村。海拔668米的溪南村森林覆盖率高达73%。这样一个生态村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短板走出自己的发展新路呢?溪南村的答案是:为小山村引入年轻力量,带动山乡巨变。
2018年,“90后”青年干部王小丹作为“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来到溪南村。2024年9月,开始任溪南村驻村第一书记,5年多来,她参与和见证了村子的蝶变。
在溪南村行走,山路边印有“福”字图案的福文化宣传栏不断映入眼帘。经王小丹介绍,记者得知这些醒目的红色宣传栏都是村办企业——印象溪南(福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设置的。
溪南村地处偏远深山,人均耕地少,多年来,村里一直面临着村财收入为零的尴尬。经过观察和思考,2022年10月,王小丹请回在外发展多年的年轻乡贤,成立村办企业印象溪南(福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生产印有“福”字logo的白瓷茶具、福文化宣传栏等产品。
“如今,印象溪南公司每年纯利润达6万元,这些利润都进入村财,为村里提升人居环境助力。”王小丹说。“这两年村容村貌变化太大了,沿溪绿化得特别好,我们都很喜欢在村里散步。”村民林依姆说。
盛夏时节,溪南村至少比市区凉快五六摄氏度。怎样利用好这难得的“夏季清凉”呢?王小丹调动群众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村干部一起动员溪南村在外企业家、致富能人等返乡支援溪南村建设,活化利用村里的古厝,引进了“福建印象溪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溪南里半日闲民宿”。
同时,溪南村还修建了岚雾仙山登山步道、际兜步行道、际兜观景台及配套设施等,提升了五处河道岸滩生态水系。
今年夏天,焕然一新的小村庄引来不少游客,村里的特产天台山茶油熏鸭被源源不断的游客放进了汽车后备箱。“下一步,溪南村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加大村容村貌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打造可吃、可住、可玩的乡居度假旅游模式,带动乡村振兴。”王小丹说。(记者 谭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