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有这样一位女子,她不幸患上了罕见的血色病。这种疾病让她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威胁。血色病会导致体内铁元素异常累积,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专业的医生。医生针对她的病情给出了一个特殊的治疗方案——终身定期放血。这一方案听起来有些让人担忧,但却是目前应对血色病较为有效的手段。通过定期放血,可以逐渐减少体内多余的铁元素,从而缓解疾病对身体器官的进一步损害,为她延续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可能。
近日,41岁的陈女士全身皮肤呈铜色,肝部显示鸭蛋大占位。她焦虑不已,就诊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非病毒性肝病科后,才知道自己患的是罕见的原发性血色病。医生表示,治疗的首选办法是定期放血,并维持终身。
陈女士是一名白领,5年前,医院体检显示她存在右肝低回声结节。由于甲胎蛋白等为阴性,且她自觉无任何不适感,医生只是交代要定期复查,她也没在意。然而,之后每一次复查彩超都发现右肝结节增大。
前阵子,陈女士到医院就诊,彩超显示:右肝结节已增大了一倍。她转诊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在该院非病毒性肝病科,黄祖雄接诊后,发现她长期月经异常,才41岁已绝经,而且5年多以前还被发现血糖异常。此外,她全身肤色晦暗。
随后,黄祖雄为陈女士完善相关检查。检查显示,她的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升高。上腹部MRI检查提示“黑肝”(意味着铁含量多)。为了找到真正的病因,黄祖雄建议她接受肝穿刺活检检测。不久,肝组织病理活检回报,陈女士符合肝硬化病理改变,并且肝组织上有大量铁血黄素沉着,可以诊断为血色病。之后的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患的是原发性血色病。
黄祖雄告诉陈女士,血色病需限制铁的摄入,放血治疗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放血治疗越早、次数越多,疗效越好。这么做是为了去除体内多余的铁,需要维持终身。
出院后,陈女士开始长期有规律地放血,1月1次,每次400ml,并积极进行饮食管理。半年后,腹部彩超复查再未见肝脏结节。
“血色病在欧美白种人中发病率很高,在我国属于罕见病。”黄祖雄介绍,血色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铁过多沉积导致细胞病变,累及肝脏、内分泌腺(尤其是胰腺)及心脏,从而表现为肝硬化、糖尿病及心脏病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疾病。
“人对铁的吸收有限制,体内铁沉积过多会损害各脏器。”黄祖雄介绍,铁沉积于肝脏表现为肿大性肝硬化;铁沉积于胰腺,临床表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铁沉积于皮肤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严重者皮肤呈现青铜色。(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吴旭玮 林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