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起债务纠纷案件中,涉事公司法定代表人玩起了失踪,这使得案件陷入僵局。该公司欠下债务却不见负责人出面应对,债权人的权益面临无法保障的困境。然而,负责此案的法官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决断力。法官通过深入调查公司的运营脉络,从财务流水、关联方等多方面入手。同时,积极与公司员工、相关业务伙伴沟通交流,获取有用信息。最终,法官成功找到了关键线索,迫使公司重新面对债务问题,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债务纠纷,让债权人的权益得到维护,彰显了司法的公正与力量。
近日,台江法院在执行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时,巧妙运用执破融合机制打破僵局,高效促成该案执行到位。
据悉,张先生与某茶业公司劳动争议一案经劳动仲裁,某茶业公司应向张先生支付拖欠的工资及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共计3.6万余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快速对该茶业公司名下财产发起查控,但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尽管该茶业公司在工商登记中仍处于存续状态,但法官多次走访公司注册登记地都扑空,公司法定代表人也玩起失踪,此案面临被裁定终止本次执行的僵局。
执行法官没有轻易放弃。在对案情、涉案公司背景、案件标的等相关情况进行通盘思索后,法官发现可以通过引入破产程序,找出躲在公司背后的相关负责人,这样案件执行工作或许能有转机。
思路对了,立马奏效。在该案移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破产审查之时,该茶业公司玩失踪的股东陈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愿意积极偿还债务。据了解,陈某原打算将该茶业公司转让,若此时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将影响他的转让计划,会对其造成较大损失。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主动偿还债务,向张先生一次性偿还全部款项。(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潘喆 缪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