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风前沿守护群众安危——福清乡镇防汛抗台风工作见闻》
福清的乡镇在台风来临前就严阵以待。工作人员忙碌于大街小巷,对老旧房屋进行排查,劝离居住其中的群众,确保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安置点。在沿海区域,加固海堤、检查渔船归港情况成为重点工作。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地宣传防汛抗台风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应急物资也被提前储备好,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在风雨渐强的前沿,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让群众在台风肆虐时也能安心。
25日晚,台风“格美”登陆莆田秀屿区沿海。在台风前沿,福清各乡镇的防汛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我们从每一年大大小小的台风中总结经验,做好提升。”江阴镇副镇长刘高生说,今年,江阴镇将工作做在平时,通过房东报备,公安登记等方式,加大了对外来人口的摸排力度,从面积、人口组成情况等综合考量,将江阴镇划分成6个片区,实行乡镇领导更有针对性的包片管理。
在江阴镇南曹村村委,这里已被作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17名来自云贵川的外来海蛎种植户。“村干部很热心,没把我们当外地人!”来自贵州的曹洪国说,24日起,在村干部带领下,他和爱人带着儿子、女儿住进了村委一楼。他告诉记者,平时为了养海蛎方便,一家人都住在集装箱里。“这次还好搬来这里,不然台风来了就危险了。”他说。
江阴镇宣传统战委员吴守群介绍说,镇里还加强与管委会和企业沟通,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加强企业外来员工管理,确保安全。同时,今年台风季来临前,在人口密集的小区增设排水设备、挡板等,在各片区配备钩机、清淤车辆和专业人员随时待命。
抵御台风的能力不断提升,在福清,江阴镇并非个例。25日下午,三山镇包片干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来到一条大约2公里长的沟渠前,检验这几天的抗台风成果。
“往年一刮台风,沟渠就会堵塞。今年我们投入500万元,从上游河道疏通。3天前,镇村调来两台挖掘机,以22名党员为骨干的志愿队夜以继日,加紧疏通最后2公里河道,终于赶在25日上午完工。”沁前村党委书记游能平说。
在转移老旧房屋群众时,沁前片内有一户90岁左右的老夫妻不愿转移。“镇村干部一边做工作,一边想办法,最终邀请两位老人到三山镇卫生院做体检,并将老人安置在卫生院内。”三山镇党委组织委员吕姗介绍。
“应转尽转、不漏一人”“渔船回港、人员上岸”“地毯式摸排,一个隐患点都不放过”“增设设备,完善基础设施”……与台风拼时间、抢速度,福清市各项防御工作朝着更高标准全面拉开。
“防抗台风,是对社会治理体系的真实考验,我们团结一切力量,只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福清市相关领导表示。(记者 钱嘉宜)
上一篇:福州通告:结束“三停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