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旧传“不入闽”的白鹤,如今打破常规,第三年飞抵闽江河口湿地。这一现象如同大自然奏响的美妙新曲。闽江河口湿地仿若一块巨大的磁石,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吸引着远方的来客。这片湿地一定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为白鹤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补给。其优良的生态环境犹如一个温馨的家园,让白鹤能安心栖息。每一年白鹤的到来都像是一场约定,见证着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的成果,也让人们对这片湿地的未来充满更多期待。
13日,一 只白鹤在闽江河口湿地觅食。受访单位供图
13日上午,闽江河口湿地鳝鱼滩上出现一只白鹤,它与小天鹅、赤颈鸭等雁鸭类水鸟一同觅食。这是白鹤继2021年和2023年之后,第三年造访闽江河口湿地。自2021年起,“鹤不入闽”的说法已成为历史。
白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评定其为极危(CR)物种。它们在西伯利亚繁殖,种群的98%个体在鄱阳湖一带越冬,因此在鄱阳湖以南地区极为罕见,曾有“鹤不入闽”的传闻。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一传闻被打破。2021年11月11日,24只白鹤首次从闽江河口湿地上空飞过,打破了该湿地的“0”鹤纪录。此后,鹤类和鹳类水鸟频繁到访闽江河口湿地,包括2021年11月30日的一只白鹤、2021年12月15日的8只东方白鹳,2023年11月的3只白鹤和42只东方白鹳。
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采取多项措施,包括退养还湿、互花米草治理、海漂垃圾清理、植被恢复等,并开展资源监测和生态系统研究工作,科学有效地推进鸟类栖息地和食源保护,为各类鸟种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闽江河口湿地特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样的生境类型和积极的保护管理措施,使其成为众多鸟类的栖息驿站。据统计,湿地内有鸟类337种,每年调查记录的鸟类超过200种,月均数量超过12000只。
目前正值候鸟越冬期,小天鹅、白额雁等冬候鸟已陆续抵达,闽江河口湿地内鸟类种类超过110种,数量超过20000只,以雁鸭类和鸻鹬类为主。
潮汐涨落,冬日的闽江口湿地水鸟迎风冲浪、俯首觅食、展翅飞翔,充满了无限生机。(记者 徐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