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在节水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累计发放节水贷达6.47亿元。这一举措展现出福建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的高度重视。节水贷的发放为众多企业、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鼓励其积极采用节水技术、设备和工艺,推动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无论是工业领域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还是农业领域改进灌溉方式减少水资源浪费等方面,节水贷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水资源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为福建的生态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日前,记者从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福建持续推动合同节水管理、节水载体建设,创新推出的“节水贷”目前已累计入库项目18个,银行部门批复23.13亿元,发放节水贷6.47亿元。
据介绍,为了让节水企业、节水项目和节水服务获得便捷优惠的金融支持,福建推出“节水贷”,将节水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方式的节水改造项目,纳入省“节水贷”支持范围,并积极争取中央或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今年以来,福建医科大学等9家单位已签订节水合同,吸引社会资本1600万元。
为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福建不断建立健全指标体系、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夯实取用水计量基础,今年新增取水监测站点772个,累计站点数达2848个,规模以上取水单位在线监测设施安装率95%,数据到报率95.96%。
同时,福建积极鼓励引导学校、医院、园区、商场、酒店、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等公共机构和用水大户,优先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实施节水改造、创建节水载体。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54个,建成节水型高校44所,建成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3534家,建成节水型大中型灌区5个。(记者 陈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