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众多学子踊跃参与,他们深入乡村、社区、企业等不同场所。在乡村,同学们调研农业发展现状,为农产品推广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于社区中,他们开展环保宣传,组织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活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在企业里,学生们体验工作流程,了解行业需求,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阅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更展现出金山学院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以及学子积极向上、服务社会的良好风貌。
为引导青年大学生上好“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红梅带领社会实践队,走进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蒲峰村,开展为期3天的“在文化原乡筑牢文化自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仙游县地处木兰溪源头,文化底蕴深厚,曾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为弘扬当地特色文化,在蒲峰村村部会议室,实践队队员们开展了莆仙戏和妈祖文化宣讲会,同当地村民一道,感受莆仙戏的古朴优雅,博大精深,感悟妈祖文化“立德、行善、大爱”的博大情怀。
仙游县是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也是仙作木雕工艺的发祥地,红木家具是当地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队员们来到顺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跟随当地村民的步伐,参观并深入了解红木家具的制作和加工过程。蒲峰村居民以红木加工为生,从小的家庭作坊到大型工厂,处处弥漫着红木的清香,一张书桌,一套家具,一方小天地,由小见大,这是红木家具传承百年的文化内涵,其中所蕴含的美学值得细细品味。
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实践队队员们还举办了莆仙文化游园会,当地居民纷至沓来。制作小脸谱、巧解鲁班锁、学说莆田话,一个个小游戏让小朋友们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朱婧 魏洁 彭佳瑶/文 张梦如 魏洁 彭佳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