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来水管道致癌物检出事件》
日本大量自来水管道检出致癌物,这一情况令人堪忧。自来水管道本应是安全供水的重要保障,然而如今致癌物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饮水安全的信任。这些致癌物的存在可能是由于管道老化、使用不合格材料或者遭受污染等多种因素。对于日本民众而言,这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健康,无论是日常饮用还是家庭生活用水都陷入潜在风险之中。同时,这一事件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凸显出在公共设施安全管理方面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和检测环节的重要性。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9日,日本环境省和国土交通省公布了日本全国自来水调查结果,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多达46个都道府县的自来水管中,都检出了具有致癌性的有机氟化物(PFAS)。
据报道,此次调查从5月下旬持续到9月下旬,调查对象包括供水人口超过5000人的上水道和101至5000人的简易自来水管道等,具体检测的是净水场的出口水和水龙头出水的水质。
报道称,此次检查的自来水管道共1745个,在其中的332个管道都检测出了有机氟化物,涉及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的46个,这也是日本首次专门针对有机氟化物的全国大规模调查。
据此前报道,有机氟化物是上千种化学物质的总称,这类物质难以降解,会在人体和环境中积累,因此又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分支机构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局表示,这些物质可能导致包括肾癌、睾丸癌、胆固醇水平升高等一系列健康问题。